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  衛生
搜 索
黑龍江省剖宮產率全國較高:解密冰城媽媽為何選挨刀
2014-05-25 10:30:21 來源:生活報  作者:李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5月25日訊 18日,由哈市南崗區衛生局舉辦的“優生優育大講堂”在某飯店舉行,百餘名准爸爸、准媽媽參會,首堂課由被稱為“自然分娩的布道者”、哈醫大四院產科主任蔡雁主講。聽過蔡主任的講解後,現場的准爸爸、准媽媽們表示,“如果身體條件允許,一定會選擇自然分娩。真沒想到,剖宮產的危害這麼大。”

  據了解,我省的剖宮產率在全國處於較高水平。相關人士透露,2011年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報告指出,中國的剖宮產率高達46.5%(部分一線城市甚至超過60%),遠遠超出世界衛生組織設置的15%安全警戒線,居世界前列。這意味著幾乎每兩個孕媽媽中就有一個選擇剖宮產。而在我國上個世紀70年代,這個比率僅為5%左右,30年時間飆昇約9倍。

  “我省也不例外,剖宮產率處於較高水平,冰城個別醫院甚至達到90%,也就是說,他們接收的孕婦,基本上全都是剖的。來一個剖一個,你說,那樣的婦產醫院還有存在的必要嗎?”一位婦產科醫生向記者透露。

  人類繁衍下一代的方式只有一種,即自然分娩,而剖宮產手術只是對難產、高危產婦所采取的手段,以確保母子渡過難關。但是,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在很多人的意識中,認為剖宮產是生孩子的一種方式,並認為這種方式比自然分娩還要安全、痛苦小。而事實上,剖宮產對孩子以及孕婦本身是有危害的,可惜的是,很多人對此並不十分了解,稀裡糊涂就剖了。

  面對剖宮產率較高的現狀,近日,我省衛計委出臺一項促進全省自然分娩、降低剖宮產率的工作方案,力爭到2016年,全省剖宮產率在2013年基礎上下降15%,每年下降5%。

  南崗區是三甲醫院、婦產專科醫院雲集的區域。該區衛生局副局長曹婭娜告訴記者,南崗區已率先向“不正常剖宮產”現象宣戰,目前該局已約談了部分婦產專科醫院以及大醫院的產科負責人,希望他們多做准媽媽、准爸爸們的思想工作,轉變觀念,促進自然分娩,降低剖宮產率;另外,為了避免醫院的孕婦學校過多宣傳醫院而誤導孕婦,區衛生局自辦了公益性的孕婦學校,目的是讓更多孕婦了解剖宮產的真相。只有孕婦自身的思想轉變,主動選擇自然分娩,冰城剖宮產率纔會真正降下來。

  最近,網上有個段子不斷地被轉發,說自然分娩的疼痛相當於20根骨頭同時斷裂的感覺,冰城的一些產科醫生都把它當成了笑料,“太誇張了,現實中確實有哭著喊著生孩子的,但也有不少是笑著生孩子的,怎麼沒人轉發呢!”哈市南崗區婦產醫院院長楊金英說,正是這些不切實際的傳言,打擊了孕婦們的自信心。傳言只是其一,面對自然產還是剖宮產,決定權最終還是孕婦本人,還有更多的原因使孕婦們最終選擇剖宮產。

  據悉,這幾年,冰城的剖宮產率一直處於較高水平,是什麼原因導致孕婦們寧肯挨刀卻不自然分娩?對此,記者進行了調查。


  是冰城媽媽膽子太小嗎?

  不是,但冰城媽媽自然分娩阻力多

  冰城剖宮產率居高是有原因的,如果找到最根本的原因,並有效解決,剖宮產率就有可能降下來。而首要問題是,是不是因為冰城媽媽膽子太小了,所以纔會最終選擇剖宮產!

  記者采訪眾多產科醫生得到的答案是:絕對不是這樣的。雖然媽媽們生孩子時都會有害怕的表現,但為了孩子,她們總能克服許多困難。無論在產房還是手術臺上,總能見到許多英勇、堅強的媽媽,反倒是家屬們,設下重重阻礙,不鼓勵媽媽們自然分娩。

  哈醫大四院婦產科主任蔡雁告訴記者,家屬為了讓醫生給孕婦做剖宮產,會找出許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借口。“有一位孕婦,自然分娩的條件非常好。不過,就在兩天前,她還是最終選擇了剖宮產,因為家屬不斷在她耳邊吹風,只有在選定的這一天生,孩子的生日纔能與父親的生日趕在同一天。雖然我們百般勸導,但這位孕婦顯然為了‘家庭幸福’鐵了心了,執意要剖宮產,最終我們也只能給她做了手術。”

  “還有的家屬更離譜,不但選擇吉日讓我們剖,還指定良辰剖。今年“二月二”,一位家屬要求我們在子時給孕婦做剖宮產手術,認為這個時間生下的孩子纔會‘龍抬頭’,而在23時,正是醫生們狀態最差的時候,如果不是危重病人,哪個醫生會同意這樣的要求呢。”

  在某婦產醫院,一位孕婦告訴記者,現在非常流行選擇吉日分娩,女孩如果能遇上“三、六、九”,就會非常吉利,“如果我是剖宮產,我一定會選個好時間剖!”

  是孩子長得大生不出來嗎?

  是的,冰城媽媽和胎兒普遍超重

  在冰城媽媽圈裡,還出現這樣一種現象,就是感覺生個大寶寶非常可愛,都喜歡大寶寶。一位張姓媽媽說:“我家孩子剛出生時纔8斤,人家的孩子卻有10斤,要是只有五六斤,都不好意思說出口。”而冰城的媽媽們只知道,要想肚子裡的孩子營養好、長得大,唯一的方法就是吃。於是,無論在飯店還是街上,總能看到大吃特吃的孕婦們。

  哈市南崗區婦產醫院院長楊金英告訴記者,現如今,她們所接生的胎兒多數都是大個兒頭的,不像二三十年前,胎兒多數也就五六斤重,而現在七八斤的比較常見,還有十多斤重的。而孕婦們也個個變得像個“大球”似的,整個孕期,多數孕婦的體重都能增長35斤至50斤左右,也有增長六七十斤的。我們中國的新生兒體重標准是5至8斤,達到和超過8斤的新生兒稱為巨大兒;孕婦整個懷孕過程,增加的體重最好也不要超過25斤。如果嚴重超過這些標准,肯定會增加母嬰並發癥、加大自然分娩難度,甚至影響新生兒未來的健康。

  現在很多產檢門診都將控制孕婦體重列入檢查項目,如果孕婦體重過重,指導醫生會為她“私人訂制”飲食標准,只有體重合理增加,纔能順利進行自然分娩,可惜效果並不理想。蔡雁介紹,盡管哈醫大四院成立了孕期營養門診,但部分孕婦和家屬認為沒必要進行孕期體重控制,很多孕婦管不住自己的嘴。

  楊金英院長表示,她認識一位外國朋友,整個懷孕過程體重只增加了13斤,就是完全聽從指導醫生意見達到的。而一些冰城媽媽在“吃”的方面並不“聽話”。


  是醫生不願承擔責任嗎?

  不完全是,有的患者給醫生造成很大壓力

  “如果你不給我媳婦剖,我就去告你!”在冰城某大醫院的產科門診,一位孕婦的家屬衝著一位產科醫生喊道。

  這位醫生告訴記者,他會時不時地聽到這樣的威脅,已經習慣了。“無論是自然分娩還是剖宮產,生孩子的確是一件‘千變萬化’的事情,可能頭一分鍾孕婦的情況還是良好,而後一分鍾孕婦就有大出血的可能,危及生命;前一分鍾胎心正常,下一分鍾胎心可能就有變化了。所以,如果出現母嬰風險和難產,可以選擇剖宮產,否則不應隨意選擇剖宮產。選擇什麼方式生孩子,需要在醫生的評估下幫助孕媽媽做個初步建議,孕媽媽和家屬最終要做個負責任的決定。無論剖宮產還是自然分娩,都要承擔一定的風險,這個風險需要孕媽媽和醫生共同承擔,所以孕媽媽要給自己自然分娩的機會,有責任心的醫生也會勸導有條件的孕婦選擇自然分娩。”

  蔡雁認為,產科特有的工作性質不像醫院的其他科室,比如婦科患有卵巢腫瘤的患者,無論是良性還是惡性,只要醫生認為有手術指征,患者多數能同意,但在產科,孕媽媽和家屬認為自己纔是決策者,醫生要聽從孕婦決定的分娩方式,甚至沒有醫學指征自己也強烈要求剖宮產,給醫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

  是個別醫院有意

  增加剖宮產嗎?

  確實存在,但決定權、主導權還在孕婦

  冰城剖宮產率為何居於較高水平?一位姓劉的媽媽向記者講述了這樣一件事:前些日子,她即將臨盆,於是她向某醫院醫生請教,是不是自己的情況可以自然分娩。但醫生說,以她的條件可能自然分娩有困難,建議剖宮產比較安全。這位媽媽認為自己完全可以自然分娩,於是轉到第四醫院。蔡主任檢查了她的身體,認為完全可以自然分娩。最終,該孕婦自己生下了孩子。

  對於這件事,蔡雁認為,個別醫生對分娩的風險有一定的恐懼,當孕媽媽猶豫或者試產有難產傾向時,就不敢承擔壓力了,所以孕媽媽一定把握好自己分娩的決定權、主導權。

  據了解,由於近些年剖宮產率的飆昇,導致一些醫生的自然產和助產技能水平有所下降。南崗區婦幼保建所所長唐震認為,一些醫院的個別醫生,確實存在為了利益而誘導孕婦剖宮產的現象,因為剖宮產收費多,醫院的贏利空間就大,所以在冰城,有的醫院會出現90%的剖宮產率;另外,一些醫院由於患者太多,缺少對孕婦的宣教,孕婦很容易受到一些社會因素的影響,稀裡糊涂地就進行了剖宮產。

  還有一個現象也令蔡雁擔懮,目前冰城的助產士正處於青黃不接的狀態,個別醫院甚至已經沒有助產士了。助產士有別於普通護士,她們屬看護產程、接產的特殊職業,如果沒有助產士及其過硬的助產技術,就無法更好地開展自然分娩,降低剖宮產率只能成為空談。

  如何降低

  剖宮產率?

  醫生勸導很見效

  如何降低剖宮產率?南崗區衛生局副局長曹婭娜認為,如今,有的孕婦確實膽子小或者嬌氣不想自己生,遇到這樣的孕婦,醫生也無權讓她必須做出自然分娩的選擇。所以,我們還是倡導醫護人員多去向她們做宣導,摒棄不正確的認識,做一個勇敢的媽媽。

  看到社會上剖宮產率高的現狀,一些醫護人員也主動成為了促進自然分娩的宣傳員:哈醫大四院產科主任蔡雁被冰城媽媽們稱為“自然分娩的布道者”,在醫院裡,你經常能看見她為孕婦講解自然分娩的好處,很多孕婦都非常聽她的“勸”。同時,她也經常利用業餘時間到社會上宣講,她認為,雖然這種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不是光靠幾堂課就能扭轉全局的,但如果能勸動一位孕婦選擇自然分娩,宣講就是見效的。“兩年前,在門診產檢的孕媽媽,臨近預產期時問得最多的一句話是‘我啥時候剖?’現在這種問題越來越少了,盡管每次出門診都說得口乾舌燥的,但越來越多的孕媽媽會問‘我能生嗎’、‘我想試試自己生’。”蔡雁說。

  南崗區婦產醫院采取“三級勸”的方式降低剖宮產率,“對於符合自然分娩的孕婦,先是住院醫生勸,勸不動,則由主任醫師勸,再勸不動,就由我這個院長勸。當孕婦們真正明白剖宮產的危害時,多數都會堅定自然分娩的選擇。”楊金英說,“南崗區婦產醫院能取得自然分娩率‘第一’這個成績,就是勸出來的。”


  婦產醫院院長細說危害:

  術後有許多並發癥將來生二胎有可能危及生命

  聽她勸導

  你還敢剖宮產嗎

  很多准媽媽、准爸爸,在聆聽完哈市南崗區婦產醫院楊金英院長的勸導之後,先是出了一身冷汗,然後表示“自己真的不知情”,最後下定決心:如果身體條件允許,一定要自己分娩生下娃娃,我們全家人都有信心支持產婦。

  楊金英到底有何“魔力”,讓那些固執的准媽媽、准爸爸改變主意,楊金英說,就是告訴他們剖宮產的利弊和正常分娩的好處。醫院的醫護人員對符合自然分娩條件的孕婦進行詳細解說和勸導,能夠促進自然分娩,保障母嬰安康。

  你不怕嗎?剖宮產術後有很多並發癥

  “雖然只是一刀,卻使腹腔的解剖組織發生了變化,容易出現許多病癥。”

  楊金英告訴記者,無論對於新生兒還是媽媽們,剖宮產都會帶來一些並發癥。如果胎兒在很安靜的狀態下突然娩出,因為沒有任何准備,隨之會出現不適應外界的狀態;而產婦經過剖宮產後,她們的生命質量就意味著打了“折扣”,已有不少媽媽在剖宮產術後近期和遠期感受到剖宮產所帶來的傷害,如:自然流產、宮外孕、不孕、腹腔粘連、腸梗阻、再次妊娠胎盤前置,以及胎盤植入大出血導致切除子宮二次手術等,都是並發癥,而且每一種病都有導致生命危險的幾率。”

  你不怕嗎?

  如果得了子宮肌瘤

  手術危險性非常高

  如果上述傷害還不能引起媽媽們警惕,或者,她們幸運地逃過那些傷害,那麼,這個傷害你要想想,你有多大的概率能逃過去?

  據楊金英院長介紹,目前,女人從30歲至50歲,患子宮肌瘤的幾率為30%。而一旦需要手術,腹腔鏡或開腹手術難度增大。如果有過一次或者兩次剖宮產手術經歷,那麼,手術的難度會更大,因為盆腔內的情況會變得十分復雜,腸管損傷、膀胱損傷、尿管損傷幾率大大增加,所以,經過剖宮產的媽媽們,她們已經把危險帶到了下一次手術之中。這樣的患者非常多,真是太可怕了。

  你還不怕嗎?

  生二胎有可能危及生命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想要二胎,但是,一些媽媽們發現,怎麼就懷不上呢?即使懷上了,怎麼就突然流產了呢?

  楊金英院長說,女人的子宮是胎兒的第一套“住房”,裡面的環境應該是溫暖舒適的。但是,如果這個女人做過剖宮產,這套“住房”就等於是漏風漏雨的,胎兒住在裡面並不安全,也會為孕婦帶來致命的危險。因為子宮有瘢痕,尤其瘢痕處,已經失去了原有的彈性,組織細胞的排列也發生了變化,胎兒可能會橕破子宮,可想而知,如果不及時救助,性命難保。

  “各種問題就是出在子宮上,而問題的根源就是曾經的剖宮產手術。剖宮產術後可能出現繼發性不孕、流產,再次妊娠的風險增大,生二胎有可能危及生命等。如果這些媽媽們能順利懷上孩子,即使沒有流產,還有一個難關要考驗她們,90%的孕婦必須再次經過剖宮產,而手術的難度也非常大,因為容易出現胎盤植入或者胎盤前置等危險,醫生取孩子非常費勁,同時容易發生羊水栓塞,羊水一旦進入血液循環,人瞬間就有生命危險。有的人雖然保住了生命,但必須切除子宮。子宮對於一個女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器官,缺少子宮對一個女人的精神打擊是非常大的。”楊金英說。

  “剖宮產只是對難產、高危孕婦采取的手段。現在的導樂技術、分娩鎮痛、助產技術非常成熟,更有產科醫生們保駕護航,所以冰城媽媽們只要身體允許,就應該大膽地放心地選擇自然分娩。媽媽們保護好自己,就是保護孩子。”

  記者手記

  楊金英院長告訴記者,她很佩服俄羅斯人生孩子。媽媽會帶來她的兩個小孩子來陪伴她,問她丈夫哪兒去了?她會說“丈夫工作忙,沒有時間”。她絕不會要求醫生為她做剖宮產,她來婦產醫院,就是要自然分娩的。等她分娩的時候,孩子們就在走廊裡玩;等她分娩結束,孩子們會圍在她身邊,仔細看看家裡的新成員。休息不到半天時間,媽媽就收拾行李准備回家,抱著一個新寶寶,領著兩個大寶寶,就是那麼地從容!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