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黑河
搜 索
黑河野生動物資源盤點:白頭鶴濕地上的美麗使者
2014-05-26 16:36:27 來源:黑河日報  作者:滕忠民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26日訊 白頭鶴,全世界約有9500—10000只。1981年,被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列入《世界瀕危鶴類紅皮書》,是我國一級保護鳥類。據有關資料顯示,黑河市域內的大沾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經成為白頭鶴的家鄉。

  1993年5月,我國鳥類專家在沾河林業局施業區內發現了一對繁殖白頭鶴和已有兩枚鶴卵的繁殖巢。這是在我國境內首次發現白頭鶴的確切繁殖地。1998年5月,沾河人又一次發現數只白頭鶴在林間農田裡悠閑覓食,並聽到雌雄白頭鶴婚配時的對鳴。這些記錄使我國鳥類專家堅定地確認,大沾河濕地是白頭鶴繁殖地。2002年,通過航空、地面調查確認,有27只白頭鶴在大沾河濕地棲息。至今,種群數量已達到139只。白頭鶴在大沾河自然保護區內,已成為眾多珍稀鳥類的旗艦物種。2012年11月,沾河林業局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命名為“中國白頭鶴之鄉”。

  沾河林業局積極做好保護發展珍稀鳥類、恢復森林原始生態環境的工作,建立大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設立3處野生動物保護救護站、2處野生動物監測站以及鳥類環志站。自2005年起,對大沾河自然保護區涉及的9個林場全面停止采伐,停止一切生產經營活動。為了留住白頭鶴,沾河林業局每年種植小麥50公頃,備足它們的口糧。每到春季在白頭鶴回歸的路線及頻繁活動的地域撒下小麥,確保充足的食物。在白頭鶴經常出沒的地方,懸掛人工鳥巢。在繁殖孵化期,懸掛警示牌,減少人為乾擾,為它們棲息繁衍創造條件。

  環志就是戴在候鳥身上的金屬或塑料環形標志,刻有國名、單位、編號等標記,用作研究候鳥遷徙規律的依據。2012年11月,春季環志441、442號兩只白頭鶴在日本鹿兒島被發現,從而證明大沾河自然保護區繁殖的白頭鶴在日本鹿兒島越冬的事實。2013年4月,1只編號283的雄鶴和它的伴侶由日本返回大沾河。因為283號曾在救護站治療過,對這裡的情況非常熟悉,這對“夫婦”大搖大擺地走進救護站,探望這裡的主人和病友——一只名叫“天翼”的白頭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