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30日訊(任傑 李君一 記者 王蕊) 安達市自開展教育實踐活動以來,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踐行群眾路線、密切黨群乾群關系,解決群眾問題最後一公裡的重大舉措,從文化精神生活到百姓衣食住行,使教育實踐活動‘實打實’開展,使老百姓真正得實惠。”
安達市愛心企業代表在救助活動啟動會上捐款。閆洪亮 攝
錦上添花奉獻文化大餐
5月30日8時,安達市民文化活動中心正式啟用,即日起免費向市民開放。這是安達市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推進文化惠民利民的一大舉措。
安達素有“中國書法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等稱號,書法、繪畫、攝影等藝術爭奇斗艷,剪紙、銅雕已形成特色產業,另有農民畫、葫蘆燙、古籍修復等民俗文化的代表。但是,近年來由於文化場館缺失、文化設施匱乏等現實原因,市民文化活動分散,文化產業規模發展受限。為此,這個市以文化惠民、文化利民、文化便民、文化樂民為宗旨,精心打造了市民文化活動中心這一重點民生工程。
安達市民在文化活動中心參觀攝影藝術作品。 閆洪亮 攝
安達市民文化活動中心佔地4000平方米,總體布局為“一個中心、四大區塊、20個特色文化窗口”,即一個文化產業創作制造展示中心,院館開放區、文化展覽區、藝術創作區和休閑樂活區等四大功能區塊,以及位於藝術創作區的市民剪紙、書法、沒骨龍繪畫、銅雕、篆刻、葫蘆燙畫等20個特色群眾文化創作工作室,將藝術創作請進展廳,讓藝術走進百姓的生活,讓普通市民也能吸納美、享受美,最終能創造美。
文化活動中心不僅為市民提供欣賞藝術作品、學習藝術創作的場所,同時也是休閑娛樂的好去處,電影院、圖書吧、數字圖書館、少兒活動中心等區域可以為市民提供完備的文化休閑享受。市民文化活動中心集文化藝術創作、文化產品制造、文化產業展銷、文化活動樂活於一體,整合了安達的文化藝術資源,為群眾提供了文化創作、參與活動的場所,也為宣傳安達、推介安達構建了一個宣傳展示的新平臺。
雪中送炭溫暖百姓心
30日10時,安達市還舉行了城鄉特困群體救助活動暨大型現場募捐活動。
近年來,這個市高度關注民生工作,在全力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不斷加大扶貧救助工作力度,年低保資金和救助資金發放額度達到1億元,全市貧困人口逐年減少,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市委市政府組織開展“城鄉特困群體救助活動”,決定整合市財政資金和社會救助資金,每年投入1000萬元,納入特困群體救助專項基金。市政府還專門開設特困群體救助基金帳戶和捐助熱線,這支救助基金將是所有城內特困群體幸福生活的最堅強保證。
進一步密切黨群乾群關系,切實解決聯系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的問題,安達市大力開展“一包五帶十聯”活動。即全市現職副科級以上領導乾部,每人原則上帶動5名左右的黨員乾部,負責包扶1戶低保戶中的特困戶,並以所包扶特困戶為中心,就近就便聯系10戶低保戶中的一般貧困戶。建立特困群體專項救助基金。主要用於對“一包”對象的助學、助醫、助殘、助食、助暖、助居、助業、助老上,從而保證被救助的特困群體能夠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安達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韓殿軍說:“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市委、市政府緊緊圍繞解決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問題,組織開展“一包五帶十聯”活動。相信通過市委、市政府的努力廣大弱勢群體和困難群眾一定會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相信通過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共同幫助,廣大弱勢群體和困難群眾一定會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在現場募捐活動中, 56家企業單位和個人,以及副科級以上黨員乾部、社區書記、普通黨員乾部代表、居民代表紛紛慷慨解囊,奉獻愛心,用愛心點燃希望,用奉獻傳遞真情。濃濃愛意暖人心、涓涓細流匯成河。據了解,現場接收到的企業界、工商界愛心人士現金捐款總額205.63萬元,接收奶粉等物資捐贈價值12.3萬元,市直部門單位、廣大黨員乾部捐獻衣物超過6000件。這個市科級以上黨員乾部、社區黨總支書記、普通黨員乾部代表、居民群眾代表、特困救助對象代表、企業家、社會愛心人士、愛心救助志願者代表共計1100多人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