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黑河
搜 索
五大連池:接『地氣』轉作風 唱響和諧『變奏曲』
2014-06-09 10:38:26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車輪 狄婕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6月9日訊 『心連心、促和諧』千名乾部下基層活動開展以來,五大連池市的黨員乾部丟『官氣』接『地氣』,既『身入』也『心入』,訪民情聽民意,紮紮實實謀民生,思想認識普遍提高了,工作作風明顯好轉了。在各級黨政機關和政府職能部門、窗口單位,往日裡『少作為、難作為、不作為』的現象少了,埋頭苦乾為群眾辦實事的多了。黨員乾部的所思所想與人民群眾的所盼所懮終於踏上了同一個節拍,共同唱響和諧『變奏曲』。

  親民

  從『皺眉頭進門』到『坐炕頭嘮嗑兒』

  一網兜新鮮的豆角、一盤自家做的粘豆包、兩只活雞……幾乎每名幫扶乾部都收到過困難戶送來的這些『禮』。『剛下基層,真是帶著任務去的,』幫扶乾部王艷說,『記得幫扶對象家裡沒有電視,我把自家的舊電視送過去了,他們一家人不僅沒嫌棄,樂呵呵地接受了。』下基層以來,黨員乾部與百姓之間的這份情越處越深,不是親人卻更勝親人。

  然而剛一開始時,曾有許多乾部是拖著步子下村、皺著眉頭進門的。

  王偉清楚記得自己是2012年2月21日第一次走進幫扶對象的家,他的民情日記這樣記述著,『逄大娘家,中間是廚房的柴堆、冬儲白菜在柴草中包裹,西屋用塑料布吊棚,東屋及廚房未吊棚,窗戶單層,一鋪炕,較整潔。成員:逄大娘、兒子逄金剛、孫子逄屬文。大娘丈夫病逝,逄金剛離異伴有間歇性精神病(抑郁癥)。逄屬文8歲,小學二年級,比較淘氣,我們嘮嗑的時候,他竟然在屋裡放了一掛鞭炮。第一次見他們,比較生疏,親近不起來……』

  王偉去的次數越來越多,缺啥就給送啥,雨災後的房屋修繕,孫子的教育問題,逄大娘從最初的不太信任到後來事無巨細『有商有量』。2012年春節前,王偉備好年貨,帶上15歲的女兒去逄大娘家體驗生活,『我閨女想象不到竟然還有生活這麼困難的家庭。之後凡是她有好吃好玩的東西,都會問我弟弟(逄屬文)需不需要?現在她比我還關心弟弟的學習和生活。』

  張淑艷說,第一次在新發村見到幫扶的83歲老人時,老人挺著脖子對她說:『你們想乾啥?』而今天,老人總想著將大棚裡應季的新鮮蔬菜給她送點;朱孔霞的幫扶對象是一個29歲的聾啞女孩,開始連她自己都以為的『作秀』、『走過場』、『出風頭』,如今卻演變成,她坐在幫扶對象家的炕頭上,女孩媽媽和她商量的是女孩的婚事,聊的是拆遷上樓後的生活願景……

  實乾

  從『傻瓜手冊』到『衛生服務連心卡』

  去年年底,一本綠色封皮的『傻瓜手冊』在五大連池市一些種糧農戶的手中傳閱。這本『傻瓜手冊』是由市財政局制作的《五大連池市2014年種糧大戶申報材料申報樣本》,為的是方便本地種糧農戶申請之用。手冊用最簡單易懂的形式,其中包括種糧大戶的資格、審批流程圖樣本、申報基礎設施樣本等申請需要的材料,一樣一樣按順序貼好,告訴農戶們申請時就『按本』而來。這本小冊子被農戶們親切地稱之為『傻瓜手冊』。幫扶乾部們說,有的農戶壓根不知道有關政策,寶貴的補貼資金經常被忽視了。今年,全市26戶種糧農戶在『傻瓜手冊』的幫助下成功申請了補貼。通過常年下基層,與群眾近距離接觸甚至朝夕相處,黨員乾部更真切地了解了社情民意、民生冷暖,從而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創造性地開展民生工作,提昇服務水平。

  像『傻瓜手冊』這樣在心連心活動中誕生的別具特色的幫扶形式不勝枚舉。

  五大連池市衛生局局長快人快語:從前,大家工作缺活力,少乾勁,自打『心連心』活動開展以來,每個人都動了起來:幫農戶報銷合作醫療、解釋相關政策……還主動創新服務形式,全市93個行政村,每個村民家裡都有一張『心連心、促和諧衛生服務連心卡』,卡片上有所在村衛生所的名稱、村醫姓名、服務轄區和聯系方式。『村裡腿腳不便的老人、留守兒童病了,只要打個電話,我們就上門服務。』216名村醫統統如此。

  五大連池市就業局原來每年只舉辦一兩次招聘會,現在變為不定期舉辦招聘會,『有需要就辦,我們主動聯系外地和本地企業。』該局的黨員乾部說,『每個月定期走進社區和企業,探訪求職者和用工者需求,還開展免費的訂單式培訓,提高老百姓求職的成功率。』去年他們就成功組織了6次大型招聘會,登記在案的3100多人求職成功。供電公司大廳實行『首問負責制』,一旦接到報修電話,最偏遠的鄉鎮必須45分鍾之內到達。6個鄉供電所全部開展購電、諮詢用電安全等上門服務。

  感動

  從『人助』、『自助』到『助人』

  黨員乾部走進社區下到村屯,為百姓解難題、謀發展。他們的努力付出,讓許多曾經困苦的家庭如飲甘霖,如沐春風。而這些受幫扶者也飲水思源,主動回饋社會,實現了從『人助』到『自助』,再到『助人』的轉變。

  青山鎮麗都小區2單元6樓2號,33.94平方米的廉租房是呂洪華和女兒尹鵬宇相依為命的家。采訪當天,呂洪華笑呵呵地迎記者進門,一時間窗明幾淨的小屋裡暖意融融。呂洪華46歲,眼睛有殘疾,2012年之前,她和女兒拿著每月420元的低保,一年裡搬3次家。她不知道,在離當年高考還有100多天時,貧困壓抑的生活,讓女兒尹鵬宇毅然決然地選擇放棄高考。『劉叔叔,我不想考了,即使考上了也沒錢交學費。』這是當年尹鵬宇告訴幫扶乾部的話。『孩子,放心,學費叔叔給你拿。』在幫扶乾部的勸說下,尹鵬宇奮起直追,努力學習,當年就考上了黑龍江財經學院,如今尹鵬宇又修了哈爾濱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的第二學歷。『心連心活動讓我女兒圓了大學夢。』呂洪華說。

  今年清明、『五一』小長假,尹鵬宇回家過節時也沒閑著,拿起曾經的課本、試卷和練習題冊,她當起了補課老師。開始大家都以為她在勤工儉學,然而附近接受補課的孩子們卻說,『這是義務的。』知女莫若母,呂洪華最明白自己閨女的想法,『我都夠好的了,能上大學,知足!對附近這些家庭有困難又想考大學的孩子來說,我能做的太有限了,還收啥錢呢。』呂洪華代女兒說出了心聲。

  受助對象能主動去『助人』,聽聞這溫暖的故事,幫扶乾部說:值了!下基層,改變的不僅是黨員乾部的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風,更在全社會激發出強大的正能量,營造了『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良好氛圍。和諧樂章,處處奏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