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黑龍江民族職業學院開設首個『飛鶴班』 今年招150人
2014-06-25 17:26:13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25日訊 (記者 王蕊) 黑龍江民族職業學院成立首個“飛鶴班”,面向黑龍江省內20個困難地區招生150人,與企業共同為乳品產業發展培養技術技能型人纔。據介紹,這150人已列入2014年該校招生計劃內,符合條件的2014年高考考生可報考。

雙方簽署合作協議。東北網記者 王蕊 攝

  “飛鶴班”面向省內20個困難地區招生

  首個“飛鶴班”是面向全省特殊困難地區的專項計劃,由黑龍江民族職業學院與黑龍江飛鶴乳品有限公司合作,定向培養,立足農村貧困學生。招生專業為省農業卓越人纔培養項目動物科學與技術、動物科學與技術(乳品加工技術方向)。

  據介紹,“飛鶴班”面向戶籍在黑龍江省的20個特殊貧困縣,包括龍江縣、泰來縣、甘南縣、富裕縣、克東縣、拜泉縣、林甸縣、明水縣、青岡縣、望奎縣、蘭西縣、延壽縣、綏濱縣、饒河縣、樺南縣、樺川縣、湯原縣、撫遠縣、同江市、海倫市,且參加2014年全國統一高考的考生招生,計劃招生150人。

  企業為學生掏一年學費 不簽合同牽絆學生

  常見的“訂單班”是企業在教學中提前介入高校的教育。而“飛鶴班”是全新的校企合作機制,不僅增強了企業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更從教學內容實質上符合企業發展需求,為學生就業提供了穩定的保障。

  “飛鶴班”學制三年,第一年學費由飛鶴乳業全額資助;第二年學費由飛鶴乳業與學院對學習成績合格的學生共同進行家庭貧困狀況考察認定,如確屬貧困學生,學院將全額減免學費;第三年學費由學生自行承擔。據了解,這種做法在省內高校尚屬首次。

  同時,飛鶴乳業將出資金聘請專家、派遣企業專家主講“飛鶴班”的部分課程,為學習優秀學生設立“飛鶴獎學金”。

  企業為學生掏學費,但不以此牽絆學生。飛鶴乳業的負責人說,企業不與學生簽定向合同,受資助的學生畢業後可以自由選擇工作,不要求必須去企業工作。“如果學生不來我們的企業,學費的投入就算公司給行業做了貢獻,為農業、畜牧業培養了人纔儲備。”

雙方簽署合作協議。東北網記者 王蕊 攝

  扶持涉農類貧困學子 服務龍江地方產業

  據介紹,“飛鶴班”培養乳品專業、畜牧獸醫專業高級技能型人纔,是落實《黑龍江省高教強省建設規劃》中“緊缺人纔培養培訓服務計劃”的重要體現,也是我省涉農類卓越人纔計劃項目的內容之一。雙方的合作服務了我省產業發展,可以為我省最大的民營乳業牛奶生產環節和乳制品加工環節提供一線技能型人纔保障。

  省教育廳廳長徐梅認為,雙方合作招收我省20個貧困縣家庭貧困的學生,校企共同資助學費,定向培養服務我省的技能型人纔,體現了企業和高校關注弱勢群體、回報社會的高尚精神和人文情懷,體現了高等職業院校的辦學宗旨,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現實意義。

  產教深度融合“學院招生”與“企業招工”實現統一

  目前中國的高等教育呈現極度不平衡的態勢,一方面普通傳統高校的畢業生,特別是貧困地區的貧困學生“就業難”問題成了社會性的重大問題,另一方面,各大型企業面臨的職業技能型人纔大面積缺失,如畜牧獸醫專業和乳品加工工藝檢驗專業。隨著《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審查細則(2013版)》出臺後對乳粉企業提出的更高要求,乳粉行業對高端技術型人纔的需求也日益加大。

  “企業對職業教育的投入,一旦蔚成風氣,可以大量增加教育投入,有利於高職教育辦學條件的改善和人纔培養質量的提高;雙主體辦學,可以改變目前校企合作企業動力不足的現狀,由‘校企合作’轉變為‘產教深度融合’,由‘訂單培養’轉變成‘定向培養’,實現‘學院招生’與‘企業招工’的統一。”據黑龍江民族職業學院黨委書記徐建成表示,只有產教高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纔能產生優勢互補、資源共享、規模積聚的效應,纔能跳出傳統的職業教學觀念,適應經濟結構調整、發展方式轉變、生產技術昇級的新的經濟發展趨勢。

省教育廳廳長講話。東北網記者 王蕊 攝

 

責任編輯:李逢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