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7月3日訊 最近哈市迎來了持續多日的高溫天氣,白天溫度一直保持在30℃以上,讓人直呼“傷不起”。2日,記者從哈市多家醫院了解到,高溫天氣裡,由於人們的飲食、運動以及防暑措施等不當,醫院近期急性胃腸炎和中暑患者驟增。醫生提醒,高溫天,人體的免疫力和消化能力都有所下降,要注意合理飲食、適當運動,以防疾病趁虛而入。
貪涼吃出急性胃腸炎
記者從哈醫大二院急診科了解到,近一周來,急診科每晚都會收治十餘名急性胃腸炎患者,很多人都是因貪涼喝冰鎮飲料、吃了不新鮮的海鮮、進食過辣的食品等導致急性胃腸炎發作,從而出現胃痛、腹瀉等癥狀。據急診科鄧穎主任介紹,夏季食物本就容易變質,特別是在室外溫度達到30℃的情況下,食物4至6小時就會變質,人們進食了變質的食物,再配上冰鎮飲料等,最容易刺激胃腸,引發急性胃腸炎。另外,一些麻辣食品經過反復燙、煮後,會產生亞硝胺和亞硝酸鈉等有害物質,對胃腸造成刺激,使胃腸受到傷害。鄧穎提醒,炎熱夏季,胃腸功能差的人要盡量少喝冰鎮飲料,解暑止渴首選還是白開水。在外就餐後,一旦出現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等癥狀,應盡快到醫院接受治療。急性腸胃炎患者需要臥床休息,可停一兩餐,或吃些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
高溫天空腹運動致中暑
除了飲食不當,高溫天運動不當,還會導致中暑等嚴重後果。30歲的小張最近迷上了戶外行走,近一個月來他每天都要行走3個小時,雖然近來天氣比較炎熱,但他都沒有放棄。幾天前下午三點多,沒吃午飯的小張帶上兩瓶水又開始了行走,沒想到剛走了一個小時,他就感覺眼前陣陣發黑,大汗淋漓,渾身無力,趕緊打車到醫院,結果被診斷為輕度中暑。
據鄧穎介紹,最近,他們接診了幾例因為在高溫天運動出現中暑的癥狀患者,這幾個患者有的是因為空腹運動,有的是因戶外行走受到暴曬,有的是因在運動前後沒有及時補充水分。醫生提醒,連續高溫應適當調整出行時間,盡量避免中午高溫時外出,避免長時間步行、騎自行車。在戶外工作要做好防暑措施。
熱天老人要防心腦血管病
記者了解到,最近因天氣炎熱,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門診量比平時增加很多。醫生提醒,中老年人在炎熱天應警惕心腦血管疾病,生活中飲食要多吃清淡、衛生、易消化和富含維生素的食品,盡量避免大葷、油炸和高熱量食物。應保持室內通風以降低室溫,也可用空調、電風扇保持空氣流通。一旦發現高溫下有人昏迷,應立即將昏迷人員抬放至通風陰涼處仰臥,並積極予以物理降溫,喂服含鹽的水或清涼飲料,第一時間趕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