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修空調全憑一張嘴忽悠 揭秘空調維修『游擊隊』
2014-07-10 10:06:59 來源:哈爾濱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哈爾濱日報7月10日訊 一輛破舊的夏利車、兩名維修工再加上半車的維修工具和配件,是這家空調維修公司的全部家當。記者在兩天的臥底暗訪中發現,這家打『游擊戰』的維修公司,從業人員毫無資質卻既承攬老舊空調的維修充氟,也進行新空調的打眼安裝,業務非常全面。他們在維修中信口開河,空調的故障大小、維修費用多少,全憑一張嘴『忽悠』,用戶卻為此多花了不少冤枉錢。

  『李鬼』橫行——

  穿品牌空調工作服其實就是無證『游擊隊』

  日前,記者按照一張『維修安裝空調……招聘空調維修技師和學徒工』廣告上的號碼,打電話應聘學徒工。對方表示,正在道外保障華庭小區乾活,記者可以去那裡找他。

  按照約定的時間和地點,記者找到了姜師傅。姜師傅告訴記者,他和另一名維修工在給這個小區的用戶維修空調,接著還要到兩個用戶家去安裝,讓記者跟著一起去。

  上了姜師傅駕駛的夏利車,車後座堆滿了空調配件,後備廂裡放的是各種各樣的維修工具。『咱們公司有幾個人啊?』記者詢問。『加上你就三個人。』姜師傅回答。

  姜師傅和另外一名維修工身上穿的都是某品牌空調企業的工作服。『咱們是這身品牌的售後嗎?』姜師傅笑笑說:『我們是單乾的,跟空調廠家和售後都沒關系。這身衣服是向朋友要的,穿這個到用戶家乾活,用戶就會以為我們是正規廠家的維修人員。』

  姜師傅說,他們平時的業務主要是空調維修,每年只有在空調銷售旺季,一些同行忙不過來的時候纔會幫忙安裝新機。

  『安裝和維修空調用不用考資格證啊?』對記者的問題姜師傅說:『我們倆都沒有資格證,已經乾了五六年了,也沒人管。只要找一套廠家的工作服穿上,沒人質疑你的身份。』

  巧立名目——

  管子加1米夠用卻加6米二樓也收高空作業費

  『現在買空調,商場不都承諾免費安裝嗎?咱們幫別人乾這種不收錢的活,能掙到錢嗎?』姜師傅一臉神秘地說:『各行都有各行的門道,不掙錢的事誰乾啊?』

  記者跟著姜師傅來到一個用戶家安裝空調。他先是拿出卷尺,對空調安裝的位置和室外機所要懸掛的位置左量右量,然後對用戶說:『空調自帶的管子不夠長,需要加長,每加長一米價格為80元,你家這個需要加長6米。』用戶有些不解:『這個長度我量過,加上空調自帶的管子不應該差這麼多啊。』姜師傅拿著卷尺一邊在牆上比畫一邊對用戶說:『你量的方法不對,應該像我這樣量,管子的長度肯定少6米。』最後,用戶只能無奈地花錢加長管子。

  這時姜師傅又提出,用戶家的陽臺窗戶必須卸下一塊玻璃纔能將室外機掛出去,否則需要交300元的高空作業費。用戶再次對姜師傅的要求表示質疑:『以前我看朋友家安裝空調時並沒有卸玻璃,再說我們家住的是二樓,也不應該收高空作業費呀?』

  姜師傅應對自如:『這是公司規定,我們也沒有辦法。』用戶只得求姜師傅幫助拆卸玻璃,最後兩人商定拆卸玻璃的費用為150元。空調安完後,姜師傅從用戶手裡收了630元。

  從用戶家出來,另一名維修工開玩笑地說:『老姜你也太「黑」了,我看這家的管子也就差了1米,你卻讓人加了6米。』姜師傅回答:『不「黑」咱們吃啥?不「黑」你倆的工資誰給?』

  閑聊時記者得知,空調管每米的成本價只有20元左右,用戶每加長1米空調管,維修工就可以掙到近60元的利潤。姜師傅告訴記者,空調安裝中幾乎沒有不加錢的。『為家電商場安裝一臺空調纔能得到80元的安裝費,但裝一臺空調需要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如果只靠家電商場給的那點安裝費,一天從早忙到晚也掙不了幾個錢。』

  缺斤短兩——

  充氟按次不按壓故意少充留『利潤』

  第二天一早,記者和姜師傅在約定的地點見面。他告訴記者,今天第一個活兒是給一個用戶家的空調充氟利昂。

  姜師傅從後備廂裡拿出一個小煤氣罐一樣的鋼瓶上了樓。來到用戶家,他把鋼瓶用透明的塑膠軟管接到空調上,只過了幾分鍾便說已經充好。隨後,姜師傅用空調的遙控器啟動空調,果然涼風從空調中吹了出來。他收了160元錢離開了用戶家。在回來的路上,記者問姜師傅:『怎樣纔能知道空調的氟利昂是否加夠量了?』姜師傅說,給空調充氟的價格分很多種,有的是按壓力收錢,有的是按次收錢,但底細只有維修人員自己知道。通常的做法是,維修人員會給用戶報一個價格,不會跟用戶說明其中的細節。

  『咱們現在是按次收錢,1.5匹以下的空調充氟收160元,2匹的收200元。這樣的好處是不管充多充少價錢都一樣,省得和用戶因為數量發生爭執。』姜師傅說。

  姜師傅說,以前他也是按壓力向用戶收錢,但有一次充氟的時候用戶非要站在一邊看壓力表,沒辦法他只能按實際的充氟量向用戶收取費用。從那以後,他就將按壓力收錢改成了按次收錢。『因為按次收錢,無論你充了多少用戶都挑不出什麼問題。就像今天去的這戶人家,收了160元,成本大約只有40元左右。其實,還能往裡充但是我並沒給他充,省下的氟利昂就成了咱們的利潤。』姜師傅說。

  行內『規矩』——

  感應器壞了換線路板『小毛病說成大毛病』

  姜師傅說,空調行業中最賺錢的就是維修環節。因為普通消費者缺乏對空調相關知識的了解,空調的故障大小、維修費用多少,全憑維修工一張嘴。

  把空調的小毛病說成大毛病,是維修工行內的『規矩』。假如空調不工作,可能是線路板上的感應器出了毛病,換一個感應器就能解決問題,成本也只有幾十元,但一些維修工遇到這類問題都會說成是線路板壞了,要換線路板,價格一下子就要幾百元。

  姜師傅說,其實空調壓縮機出故障的概率很小,一般都是電容器損壞。大多數情況下一臺空調真正的維修費超過200元就算很貴了。『小毛病說成大問題,在整個行業內是普遍現象,新手進入這個行業不用多久就會知道這些。』

  記者經過了解得知,除一些大品牌由自己公司的售後部門為用戶安裝和維修空調外,一些家電商場會把空調售後安裝工作承包給一些小的家電維修公司。在空調銷售旺季,這些小的家電維修公司由於規模小、人手不夠,在忙不過來的時候就會找姜師傅這樣單乾的『游擊隊』來幫忙。

  專家解惑

  空調咋修不挨『宰』

  省電子產品維修協會秘書長張松表示,消費者在維修空調之前一定要問清價格和維修企業的資質等級。在維修人員到來時,要查看維修人員的職業資格證書,避免遇上一些無資質、無營業地點的家電維修『游擊隊』。

  張松提醒廣大消費者,在維修家電時,最好撥打生產廠家售後總部的保修電話,由廠家派出專業售後服務人員進行維修。

  張松介紹,消費者在維修空調時存在一定的誤區,一般空調使用三年以上的,散熱系統容易聚滿灰塵,這樣的情況通常會導致空調制冷效果變差。很多消費者在發現空調制冷不好的時候,就認為是空調缺少氟利昂。『空調並沒有人們想象中那麼容易缺氟,一般空調經過六七年磨損後纔可能需要加氟。當消費者感覺空調制冷效果明顯下降,排風口溫度比較高的時候,纔需要找正規維修人員檢測,看是缺氟還是需要清洗保養。』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