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日報10月22日訊 省衛生計生委近日公布的調查數據顯示,我省居民人均期望壽命相對偏低,2013年為74.3歲,比全國平均75歲低0.7歲;死因調查顯示,心腦血管病位居首位,佔我省居民死亡人群的55.7%,超過惡性腫瘤一倍以上。因地處高緯度地區,冬季漫長寒冷,居民油脂、食鹽攝入量明顯過高,慢性病綜合防控問題較為突出,腦卒中、冠心病、高血壓等發病率均居全國第一位。
其中,腦卒中因發病突然,往往給患者造成嚴重後果,一些中青年人纔甚至因此過早結束了自己的職業生涯。到底什麼是腦卒中呢?國家衛計委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基地——哈爾濱市第二醫院的專家介紹,腦卒中是急性腦血管病,包括出血性疾病和缺血性疾病,如常見的腦出血、腦梗塞等。『卒』為突然之意,『中』為打擊之意,卒中作為一個形象的比喻,說明了該類疾病的突發性和危害性。數據顯示,我國平均每12秒就有一人發生腦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死於腦卒中。
腦卒中危害雖然大,但卻可以預防。專家表示,腦卒中早期可通過篩查發現,早期進行健康指導、藥物甚至手術的乾預治療,完全可以減低甚至避免腦卒中的發生,但市民對此並沒有足夠的認識和重視。
哈爾濱市第二醫院作為我市唯一一家被國家衛計委授予的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基地醫院,是我市腦卒中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該院神經內一科李廣華主任介紹,有關腦梗塞溶栓的『時間窗』為3—4.5小時,病人在發病時越早到達有溶栓條件、溶栓設備的正規醫院接受治療,愈後的效果越好,致殘的幾率越低。但現實情況是,該院全年收治的病人中,僅有不到兩成的腦梗塞患者能趕在有效溶栓治療窗內接受治療。
患者錯過最佳時機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因為沒有及時接受治療外,有些病人在發病初期自己在家服用藥物,延誤了病情,有些病人卻是因為選擇在沒有救治能力的醫院、診所治療而延誤了最佳的救治時間。市二院急診科李莉主任介紹,目前溶栓治療腦梗塞患者是當今世界公認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但溶栓前必須為患者做好CT、凝血4項和心電圖等項目檢查。市二院除具備相應的高質量檢查設備外,還建立完善了有效的卒中綠色通道,多科室配合為患者在診斷、轉運、治療過程中爭取更多寶貴時間,達到更好的愈後效果。
專家提醒,腦卒中篩查,刻不容緩。如果出現肢體乏力、麻木,一過性黑朦,言語不清,甚至意識障礙、昏迷等,都是腦梗發作的早期征兆,一旦有類似臨床表現,要第一時間迅速就診,爭取溶栓搶救時間,以減少腦梗塞後遺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