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11月5日訊 “我家女兒以前很自信的,可現在變得很自卑,在家躲了兩個月不出門,女兒說不想上學了。”近日,哈市李女士給記者打來求助電話,希望能有人幫幫她的女兒麗麗(化名)。
自信時跟陌生人搭訕從不害怕
據麗麗說,她從小在同學們中就是佼佼者,第一批加入少年先鋒隊,是學校大隊長;初中時在全國聲樂比賽中獲得過金獎。“我考試得了第一名,同學們都會誇我聰明,有的後進同學還向我請教功課。我提出的一些班級規劃,同學們都豎大拇指,說我的思路新、有想法。”
“我當時在市裡百人演講比賽上都能侃侃而談,一點都不害怕,即使是面對陌生人,我也能大膽地搭訕,請求對方的幫助。”麗麗說道。最讓麗麗驕傲的是,她的一些小隨筆還能見報,老師都讓同學們傳閱。
自卑時連買作業本都要詢問家人
2013年,麗麗以優異的成績從陝西老家考到哈市一所大學。當選班長的麗麗逐漸感受到,來到一個新的環境,性格差異、地域價值觀的差異、生活方式的差異以及溝通方式的差異都讓她無所適從。麗麗媽媽告訴記者,女兒經常告訴她生活很壓抑,她提出的班級建議,經常遭到同學們的否定,借她上課筆記的同學都說她寫得沒有條理。
久而久之,麗麗開始懷疑自己,變得自卑。李女士說,連受打擊後,麗麗事事都會詢問家人,連買作業本的小事也是如此。麗麗說,“正好趕上放暑假,我就躲在家裡,沒有質疑我的聲音,我感覺心理壓力小了許多。”
學會“入鄉隨俗”增強心理抗壓能力
省心理諮詢師協會副會長、醫學博士張瑞生表示,人的一生會到各種不同的新環境當中適應工作或者生活,像麗麗這樣的情況會經常遇到。解決麗麗的問題,首先,必須從勤於溝通入手,遇到事情,應當學會多與人交流,多聽別人的意見,權衡之後做出選擇往往要完美得多;其次,學會轉換角色,從陝西到哈爾濱,從高中昇入大學,麗麗應該學會轉變身份,受到同學們非議的時候,應該仔細想想,不同的身份是不是就應該轉變為人處世的方式。張瑞生還表示,麗麗到一個新環境裡,應該學會“入鄉隨俗”,從語言、飲食、交友等多個方面融入大學,敢於面對新問題,纔能真正成長起來。
近日,記者了解到,在心理專家的指導和家長的耐心溝通下,麗麗已經逐漸願意接受他人的否定,而且開始積極地與同學們進行交流,希望她早日走出壓抑,更好地融入新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