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於尚清用負傷後的手敬禮。資料片
新晚報11月8日訊 11年前,齊齊哈爾一飯店發現11枚自制定時炸彈,民警於尚清毫不畏懼,成功拆除10枚炸彈後,不幸被最後一枚炸彈炸傷,百餘玻璃碎片從此成為他身體的一部分。多年來,碎片讓於尚清疼痛不斷,只能靠止疼藥減輕痛苦,幾次暈厥。今年8月,於尚清轉至北京306醫院接受治療,無奈,英雄最終沒能戰勝病魔,7日晚,於尚清在北京逝世,享年58歲。中央電視臺及北京當地媒體的報道,又讓人們回憶起英雄當年的壯舉。昨天,記者電話采訪了於尚清的兒子於嘉,他向記者講述了英雄的故事。
迎難而上
之前未拆過彈
危急時主動請纓
於嘉說,父親曾在部隊當過工兵,但沒有拆過炸彈。後來聽說,當時領導並沒要求他去拆彈,是父親主動要求面對危險的。
“父親給我母親打來電話說,無論他發生什麼情況,讓媽媽都要領著我好好活著,說完就掛斷了電話。”於嘉說,父親知道他要面對多大的風險,也有心理准備。後來父親也給他打了電話,說馬上就要拆炸彈,父子二人在電話中都哭了。最後,父親穩了穩情緒,讓兒子放心,說他一定不會有事兒。
連續拆了10枚炸彈都很順利,沒料到,在拆除最後一枚炸彈時還是發生了爆炸。於尚清當時全身被炸傷100多處。
在這之後,齊齊哈爾公安局組建防暴支隊,於尚清調入特警隊成了防爆專家。2005年,於尚清被公安部授予“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范”稱號。
錚錚硬漢
疼得整夜失眠
靠藥物挺了11年
於嘉說,11年來,體內的玻璃碎片攪得父親每天都疼痛難忍,有時整夜無法入睡,只能靠吃止痛片來緩解。止疼片的藥效6個小時,在他身上也就兩個小時。父親的同事在他的辦公桌找到了許多止痛片,這些年父親就這麼忍過來的。
去年5月,於尚清出現嘔血、便血癥狀,經齊齊哈爾當地醫院檢查,發現其因常年服藥導致胃部、腸道黏膜糜爛,建議到北京治療。今年8月13日,經齊齊哈爾市公安局安排,由專人陪同,將於尚清送到醫療條件更好的北京306醫院進行救治。
於嘉說,剛到北京時,父親的病情有所好轉,可沒想到,情況又急轉直下。10月27日,醫生下了病危通知。“那幾天,我媽死死地盯監測器看,盼能出現奇跡、父親能挺過這一關。我知道,她怕父親就這麼走了……”於嘉哽噎地說。
魂歸故裡
親屬婉拒捐款
英雄遺體返家鄉
6日晚22時30分左右,在北京306醫院治療84天後,於尚清經搶救無效去世,享年58歲。昨天,央視《新聞30分鍾》節目對英雄離世予以了報道,甚為英雄離去惋惜。
按照於尚青家屬的要求,英雄遺體將送回家鄉。昨天下午,於嘉和母親帶著英雄的靈柩返回齊齊哈爾。於嘉說,這些天除了父親的同事幫忙照料,在北京,還很多熱心市民也打來電話,想為英雄和家屬提供幫助。
於嘉說,非常感謝父親生前的同事和所有幫助過父親的人,現在全國各地都有人打電話希望捐款,都被他和母親婉言拒絕了。
下周三,家人將送別於尚清。
事件回放
2003年9月1日,11枚爆炸裝置驚現齊齊哈爾薩拉伯爾酒店,於尚清連續拆除了10枚炸彈。在拆除最後一枚炸彈時發生爆炸。於尚清全身被炸傷100多處,右手掌被炸裂,食指被炸飛,爆炸碎片崩入雙眼晶體。經治療,於尚清左眼失明、右耳失聰、右腿殘疾,百餘玻璃碎片殘留在體內無法取出。
事跡改編成
電影獲大獎
於尚清的事跡在全國產生了重大影響,他的事跡被改編成電影劇本,名叫《千鈞一發》。
2008年,作為一部取材於真實題材的電影,《千鈞一發》在第十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上獲得了評委會大獎和最佳男演員金爵獎。
對於拿獎,作為非職業演員,男主角馬國偉表示,這是原型於尚清的功勞:“要不是這樣的英雄事跡,靠我這個不會演戲的人,怎麼可能拿到影帝。在拍戲的時候,於尚清還幫了我們不少忙,比如炸彈要如何來拆,爆炸的真實效果應該是怎麼樣,如果沒有他,最後的影片也不會那麼真實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