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晚報11月10日訊 10月28日,黑龍江省明水縣17歲女高中生袁某上學途中失蹤,後警方確認其遇害並找到屍體。綁架和殺死她的,是她的姐夫。

此前媒體報道,姐夫於某某認為岳母涉及他和妻子的事情過多,他認為有些事情是岳母挑撥的,所以對岳母產生報復的心理。起初嫌疑人於某某是想報復自己的媳婦,但由於考慮到孩子,就沒有忍心。他覺得小姨子是岳母的心頭肉,“你讓我難受,我也讓你難受”,於是嫌疑人於某某預謀將他的小姨子綁架。
案件發生後,2日下午,記者趕赴明水縣進行采訪。記者與失蹤袁同學家人取得聯系,但由於當日中午受害人家屬剛剛得知失蹤的孩子已經遇難,並且是其姐夫及同伙所為,萬分悲痛無法接受這個現實,從此拒絕媒體采訪。
5日下午,在知情人的指引下,記者來到了嫌疑人於某某的家。剛剛走進樓道正巧遇到於某某的父親推開房門准備下樓,得知記者的來意後,於父將記者迎進屋內。一臉愁容的於父說,在家待著郁悶,正打算出去走走。
在於某某家警察搜出2把氣槍
走進嫌疑人於某某的家中,房廳內電視牆上掛著嫌疑人於某某與妻子的婚紗照。據嫌疑人於某某的親屬介紹,案發後,於某某還去了趟大慶到親戚家借錢。家屬說,被抓當天晚上,警察來到他家內,在家中搜出了2把氣槍。
女兒晚上哭喊著找爸爸
據嫌疑人於某某的父親說,兒子被抓之前,沒有一點反常跡象,在家還哄著女兒玩。此時,嫌疑人於某某的母親正哄著小孫女,於母說,小孫女平時特別懂事,自從兒子被抓以後,每到晚上孩子就哭,喊著要找爸爸,追問爸爸去哪了。於母沒敢告訴孩子實情,只是告訴孩子,爸爸(去)送蜂蜜了。
曾經是幸福的一家人
於父介紹說,兒子比兒媳大5歲,已經結婚3年,有一個3歲的女兒,婚後兩人的感情比較好,兒媳婦也很孝順,經常幫他們乾家務活。兒子於某某之前跟著親屬開車,近幾年又跟著父親到全國各地養蜂,途中負責開車。
每年12月份的時候他們先將蜜蜂運到雲南等地進行繁殖,隨著花期的變化,一路向北行駛,回到家鄉的時候也正好趕上花開的季節。途中直接將采集的蜂蜜銷售出去,於父說,好的時候一年能掙十多萬。
夫妻二人產生矛盾
於父說,兒子與兒媳近兩年到全國各地養蜂。今年4月末,一家人正在陝西養蜂期間,兒媳突然說要去桂林開一個麻辣燙店,拿走家裡的存款和兒子從親戚那借來的錢,共計十餘萬元。沒過多久,兒媳又回來了,稱自己做生意租房時被騙了,十餘萬元打了水漂。後來,兒子發現妻子的存折中還有4萬餘元的存款,為此事兩人鬧的十分不愉快,兒子覺得妻子欺騙了他。
於某某與妻子爭吵後發生變化
今年5月份,於父到達鐵力市境內養蜂時,兒子與兒媳在明水縣的家中發生了爭吵,那次兒子非常氣憤,兒子還將自己的小手指砍斷。得知此情況後,於父與於母想回家看看兒子,但兒子卻說,你們都不能回來,如果回來他就跳樓自殺。“從那以後,他就發生了很大變化,以前他什麼活都搶著乾,現在什麼也不乾了,還經常心不在焉。”於父說,兒媳以前經常給他們打電話,現在電話少了,也與兒子分居了,家人打電話問她在哪時,兒媳就說在哈爾濱打工。
於父眼含淚水說,小孫女跟父親的關系特別好,只要兒子在家,小孫女就天天粘在他身邊,跟在爸爸後面寸步不離,父女二人晚上經常靠在一起看電視。在近半年的時間裡,兒媳來看過兩次孩子,開始是偶爾打電話詢問孩子的情況,再後來連電話也不打了。
於某某說,自己活得憋屈
對於於某某,家人是這樣評價的:“這個孩子之前挺好,非常懂事,還很能吃苦。”
他的妹妹於海燕說,今年4月的一天,哥哥在外地養蜂時曾給她打電話,稱自己有抑郁癥,經常半夜睡不著覺,腦子裡很亂,感覺自己活得憋屈。
一切因錢而起
於父說,兒子對他丈母娘意見最大。兒子和兒媳認識後,於父在明水縣給小兩口貸款買了一套婚房。結婚前,丈母娘向他家索要3萬元,由於當時兒媳已經懷孕,考慮到肚子裡的孩子,於家就將3萬元錢給了對方。
幾個月前兒媳自稱出去打工,一直也沒有回家,丈母娘再一次向於家提出,只要給五萬元錢,就讓女兒回去過日子。此時,於父搖了搖頭,長嘆一口氣說:“如果不是上次兒媳的行為,這次要的五萬元錢也就給她了。”
鄰居認為於某某是本分人
嫌疑人於某某家是崇德鎮的老戶,後來從鄉下搬到了縣城,鎮裡的老鄰居們對他十分熟悉。5日下午,記者來到了距離明水縣城29公裡的崇德鎮,幾名男子正站在一家汽車修理部門前,當上前打聽是否認識嫌疑人於某某時,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說了起來。聽說於某某的事情後,大家都感覺很震驚。“真是沒想到,這麼好的孩子竟然乾出了這樣的事情。”
王先生說:“對他實在是太熟悉了,我比他大6歲,我們從小就在一起玩。於某某特別懂事,從來不調皮搗蛋,他是一個本本分分的好孩子,沒有比他再老實的孩子了。”
隨後,記者來到了一戶平房內,4名居民正圍在一張桌子打麻將。一提起於某某,其中一名老鄰居就忍不住掉下了眼淚,她一邊擦眼淚一邊說:“我家的孩子跟他年齡差不多,這個孩子挺好的,真是不能理解,怎麼會出現這樣的事情。”
崇德小學校的孫老師說:“雖然我沒教過這孩子,但作為鄰居我知道,他們一家人都非常朴實肯乾。這孩子思想品德各方面都很好,也很朴實,每次在學校內遇見,都很有禮貌地和我們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