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全省文化系統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2014-11-16 15:51:53 來源:東北網  作者:鄭偉志 鄧博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16日訊 (鄭偉志 記者 鄧博文) 按照《中共中央宣傳部關於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的通知》要求,我省從抓好學習指導、深入調查研究、全力破解難題、加強宣傳報道等四個方面開展活動。記者從省委宣傳部獲悉,截至目前,全省共有43個市地和省直宣傳文化系統單位召開了座談會、學習會,共舉辦培訓班、文藝演出、知識競賽等學習宣傳活動28場次。

  學習上融會貫通、領會精髓

  省文化廳組織廳直所有藝術單位班子成員、文藝主創人員,省直文化系統老中青藝術家代表70餘人進行座談,對創作狀態、創作質量、人纔隊伍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深入分析、狠抓創作,對全省文化系統的學習貫徹工作做全面安排部署。

  省作協召集協會機關、各事業單位、專業作家及全體乾部職工展開座談,強調省作協要一如既往做好作家和全省文學愛好者跟中心、識大局,大力弘揚主旋律的引導工作,為我省文學事業的發展和中華民族的文藝復興做出貢獻。

  調查研究中找准目標、理清思路

  省文聯組織開展廣大藝術家“送藝術到基層”、“送歡樂到基層”活動,著力推出《“龍歌”交響樂》、大型交響樂《七三一記憶》等一批有影響力、有龍江特色的藝術品牌。

  省新聞出版廣電局推出了以“求真樹信,查證為民”為宗旨的《全民調查》節目,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打造的《一路向北》節目,通過航拍視角和細節捕捉,把龍江大山大水的生態之美和冰雪靈動之美呈獻給觀眾。

  省廣播電臺持續播出《麥子熟了》節目,普及高雅音樂知識,滿足聽眾需求。龍廣交通臺創作推出龍廣聲音名片系列節目,選取優秀文藝作品由播音名家、知名主持人創作播出,放大龍江聲音名片的影響力。

  破解難題上狠下功夫、務求突破

  哈爾濱市充分發揮音樂文化、冰雪文化、濕地文化、歐陸文化、金源文化等文化資源優勢,叫響“文化名城”、“音樂之城”的文化藝術品牌,抓好“江山如畫”交響樂組曲、《七三一》、《馬迭爾綁架案》等優秀作品創作生產,提高整體創作水平;進一步完善《天鵝文藝大獎》各項獎勵機制,啟動實施藝術人纔智庫的整理歸檔工作,把各類藝術人纔進行分類,按需培養使用。

  佳木斯市制定全市文藝精品創作規劃,建立藝術精品創作題材庫,制定《佳木斯市文藝創作扶持及獎勵辦法》,對優秀文藝作品進行扶持和獎勵,宣傳推介有突出貢獻的“三江文化名家”,整合社會資源,對其承擔的重點項目、重要演出等給予重點支持,並逐步完善文藝精品創作生產、評審選拔、資金扶持、表彰獎勵的政策和措施。

  大慶市依托百湖藝術群落、百湖影視基地、黑龍江國際藝術村、文化創意產業園等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基地,通過采風、講壇、論壇、展覽、研討、培訓等形式,重點抓好歌舞劇《永遠的秧歌》、電視劇《武林舊事》《青谷子》、話劇《抽屜裡的秘密》、歌曲《大慶幸福謠》和《額爾古納—母親河》、龍江劇《紅蘆葦》和《百米河邊》等文藝作品的創作。

  宣傳報道上開拓創新、營造氛圍

  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充分運用專題訪談、新聞報道、公益解讀等形式,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手段,做好講話精神的全面宣傳。

  東北網絡臺改版昇級龍文化頻道,建設文化名家、民藝博覽、戲曲書畫等16個欄目,將龍江特色文藝產品和文藝工作者向全國網民推介展示;開發建設龍江文化藝術品二維碼溯源系統,將我省特有的文化產品在移動端上進行全方位展示,擴大產品的文化宣傳力度;建設黑龍江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和多媒體展示平臺,對我省魚皮畫、剪紙、黑陶、龍江劇、冰雪書畫等藝術形式進行多語種、全面位展示,擴大本土藝術的國內外知名度;加強數字出版基地建設,已創建的黑土作家庫與110位作家簽署了數字版權合作協議,簽約作品300餘部。

  黑龍江日報開設《文體新聞》專版,專題報道我省開展文化體育活動動態新聞,開設《天鵝》副刊、《北國風》副刊,刊發反映黑龍江文化風俗等作品。

  黑龍江人民廣播電臺在龍廣交通臺《一路有你》節目中,推出專題節目《文藝的春天》,龍廣新聞臺推出了貫徹落實講話精神專欄《文興龍江》系列報道。

  黑龍江電視臺文藝頻道《藝術龍江》大型訪談類節目,對黑龍江藝術名家和文藝作品進行全新推介。

  通過近期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習研討,全省廣大文藝工作者深刻領會了講話的重大意義和深刻內涵,領會關於文藝工作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和對文藝工作的導向要求。

責任編輯:王輝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