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3日訊 (記者 欒微)“過節了,我給您剪個漂亮的發型,咱好漂亮的過新年。”3日,曉波發藝老板趙玉波邊給社區劉阿姨理發邊和她嘮著家常。
曉波發藝店不大,在香坊區香大地區的老年人中間非常有名氣。因為十餘年來,老板趙玉波堅持為社區內老年人免費理發,至今已免費為老年人理發上萬人次,僅此一項她就少收入了五六萬元。雖沒啥文憑卻憑著過硬的手藝成了社區學校裡的“客座教授”,免費教農民工理發並幫助他們開店賺錢。
“當初我剛農村進城市,什麼一技之長也沒有,就仗著年輕能吃苦,還是社區幫了忙,讓我在免費培訓班上學習了美發的手藝。”趙玉波說,有了手藝的她又在社區的幫助下開辦了一家美發店,逐步在城市站穩了腳跟,她打心眼裡感激社區的幫助,當時就按下決心已定要盡自己的所能去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當她手藝剛剛學成,還是一張便民執照,她就開始志願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給周邊的老人義務理發。日積月累,趙玉波的手藝越來越好,店面也越開越大,日子越過越好。但有一點沒有變,就是一直為周邊老人免費理發。她還安排店員定期去周邊的老年公寓和一些殘疾人、特困老人家裡上門服務,店裡的幾位大師傅都分了組,輪流去做這項沒有經濟效益的工作。有人為趙玉波算過一筆賬,發廊一個月能為四五十人次的老人免費理發,十幾年來足有上萬人次,少說也得有五六萬元錢,而且還花費了很多時間和人力。趙玉波說,她從未計算過損失了多少錢,她從農村走進城市,從生活貧困到豐衣足食,社會給予自己的太多。2009年,趙玉波在街道入了黨。“黨員就得帶頭做點事兒,我也就是舉手之勞。”
香大地區由於地處香坊區中心區域,各類市場攤區多,所以農民工也較多,農民工由於普遍缺少一技之長,造成就業困難,香大街道辦事處在橫道社區成立了全區第一家農民工學校,免費對農民工開展各類技能培訓。得知情況,趙玉波主動申請為農民工開展美容美發方面的培訓,她的培訓課受到了廣大農民工的歡迎,她也成為了農民工學校最受歡迎的“客座教授”,她還吸收農民工到自己的店內免費實習練手,如今,經她培訓的農民工已有多人在她的幫助下橕起了自己的美發店,也成了有一技之長的小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