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6日訊 去年12月25日,愛心人士們兵分多路,一路來到龍沙區一廠13委281組平房區,從室內到室外,雜亂的物品遍地,幾乎讓人無處下腳。42歲的杜麗有精神問題,看到這麼多人到家裡來,慌張地不知往哪裡躲藏。社區工作人員介紹,杜麗的哥哥杜平也是位精神病人。他們的母親也是精神病人,在他們很小的時候就離家出走至今未歸。他們的父親前年去世。當愛心人士將慰問品拿給杜麗,她表情木訥,也不會說什麼,看著讓人心疼。
江安社區低保戶楊寨廣因為房屋動遷,政府給他家安置了廉租房,雖說房子有了,可是因為窮,屋裡一點沒有裝修,灶臺還是用破木凳搭起來的。楊寨廣胸部積水做完開胸手術後,依然走路困難,妻子打零工維持生活。江安社區工作人員介紹,就是這樣一個貧困的家庭,卻有一個很優秀的女兒,曾獲得省級比賽速滑第二名,被省速滑隊錄用。愛心人士們一邊將慰問品送與楊寨廣一邊鼓勵他,有信心生活下去,要給孩子勇氣和力量。
“知道他們需要我們”
齊齊哈爾市北部的大高粱村,有村民約2000人,其中20餘戶是低保戶。2013年,鶴城愛心大盟聯的愛心人士們曾給這裡的貧困戶送過衣物。從此,大高粱村也成為了愛心人士們的牽掛。
去年12月27日,鶴城愛心大聯盟的愛心人士們一行17人,再次趨車20公裡深入大高粱村。
在村長的帶領下,走訪了幾戶村民。
56歲的金淑芹和82歲的侯孝金,相依為命。金嬸告訴記者,老伴今年身體不太好,總患病,腦梗、心梗等挺折磨人。提起鶴城愛心大聯盟,金嬸樂呵呵地表示:“我記得,我記得。你們送來的餃子!”
78歲的蒼粹英還戴著2013年大聯盟慰問時送給她的帽子,她說:“你們送我的很多衣服我還沒捨得穿呢,乾活怕弄髒。”接過愛心人士們送來的慰問品,大娘高興地說:“這回包餃子有面了!我還捨不得買呢,呵呵。”
走訪完大高粱村的6戶困難戶,愛心人士們紛紛表示:“我們以後還要來。”
“再冷,我們也要把慰問品節前送到”
去年12月31日早,頭晚的一場大雪讓鶴城銀裝素裹,路滑風冷。然而,鶴城愛心大聯盟的愛心人士們沒有放棄原定的計劃,一致決定要把最後的5戶困難戶的慰問品送到。他們說:“明天就是元旦了,再冷再累,我們不能冷了困難戶的心。”
早8時許,愛心人士張勇、趙忠江、魏軍、李淑雲等19人出發了,趨車緩行約30公裡到達昂昂溪區榆樹屯村。
楊玉清和胡寶江家很不幸,楊玉清患有小兒麻痺,胡寶江小腸疝氣做完手術至今未愈,行動困難,他們26歲的兒子因意外事件於前年忽然死亡;梁叢山與哥哥在一起生活,是五保戶,聾啞人。哥哥又是肢體殘疾;趙興林,49歲,兩個孩子,每月只靠400元左右的低保維持生活;51歲的王長海,沒有左臂,低保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