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策
搜 索
黑龍江省首部統籌各項社會救助制度規范性文件出臺
2015-01-07 10:38:1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董艷雪 郭銘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1月7日訊 記者從省民政廳獲悉,省政府6日出臺《黑龍江省貫徹〈社會救助暫行辦法〉實施細則》,涵蓋了整合資源,統籌推進,構建完整嚴密的救助體系安全網;健全機制,完善手段,打造公平透明的救助管理新模式;明確條件,建章立制,規范各項社會救助制度的基本內容等14章98條,重點強化了社會救助制度托底線、救急難、可持續的作用,是我省首部統籌各項社會救助制度的規范性文件,綜合構建了我省社會救助體系的基本框架。 9項救助制度托起民生底線。此次將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受災人員救助、醫療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業救助、臨時救助、取暖救助9項制度和社會力量參與作為社會救助基本內容,這種9+1的救助模式,覆蓋了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方方面面,加快構建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與其他保障制度相銜接、逐步完善的社會救助制度。《細則》明確了省級民政部門在省政府領導下統籌全省社會救助體系建設的作用以及相關部門的工作職責,提出了各級政府建立健全政府領導、民政部門牽頭、有關部門配合、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救助的工作要求。

  注重救急救難確保網底不破。《細則》將托底線、救急難、可持續作為社會救助工作方針,其中,救急難是一個新提法,也是一項新要求。 《細則》著眼於發揮醫療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等救助制度功能和社會力量參與的協同作用,突出臨時救助的救急難功能,著眼消除救助“盲點”,解決群眾生活中可能遭遇的突發性、臨時性、緊迫性困難問題。明確對因火災、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家庭成員突發重大疾病等原因,導致基本生活暫時出現嚴重困難的家庭,或因生活必須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導致基本生活暫時出現嚴重困難的低保家庭,以及遭遇其他特殊困難的家庭,給予臨時救助。

  城鄉統籌推進促進救助公平。《細則》突破城鄉二元思維,統籌城鄉發展,堅持統籌城市和農村社會救助制度,確保黨和政府的溫暖和關懷廣泛惠及城鄉所有居民。在最低生活保障方面,規定了相同的制度安排和申請流程,實現了困難群眾申請低保的權利公平;在特困人員供養方面,將傳統的農村五保供養制度與城市“三無”人員救助制度,統一為特困人員供養制度;在醫療救助方面,不再區分城市醫療救助和農村醫療救助,而是規定了相同的制度安排,實現了救助內容、救助方式、救助資金和救助程序的城鄉統籌;在臨時救助方面,同樣規定了城鄉統一的資格條件、申請審批流程和救助方法。

  同時,為確保救助對象求助有門、受助及時,打造公平透明的救助管理新模式,《細則》規范了各項社會救助申請、受理渠道,從經辦責任主體等方面明晰了救助申請辦理途徑,提出了建立“一門受理、協同辦理”工作機制。通過建立居民家庭經濟狀況信息核對機制和社會救助監督管理機制,在確保救助對象信息准確、應救盡救的同時,明確了對截留、擠佔、挪用、私分社會救助資金、物資的工作人員,以及騙取社會救助資金、物資或服務的申請社會救助者進行處罰,使社會救助制度公開透明、公平公正。 《細則》鼓勵社會力量通過捐贈、設立幫扶項目、創辦服務機構、提供志願服務等方式參與社會救助,並明確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救助,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財政補貼、稅收優惠、費用減免等政策;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揮專業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和社會工作者的作用,為社會救助對象提供心理疏導、社會融入、能力提昇等專業服務。並規定政府可以將社會救助中的具體服務事項,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此外,為給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救助創造必要條件,還要求社會救助管理部門建立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救助的機制和渠道。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