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哈爾濱市進行專項整治 2014年共處理黨員領導乾部330人
2015-01-11 09:29:29 來源:哈爾濱日報  作者:姜雪松 初霞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哈爾濱日報1月11日訊 剛剛過去的2014年,是哈爾濱發展歷程中極不平凡的一年;是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作風建設取得新成績的一年;是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科學發展邁出堅實步伐的一年;是落實省委新要求,在全省率先發展、龍頭帶動作用明顯提昇的一年。

  一年來,哈爾濱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一系列戰略部署,推動全市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取得新進展。

  作風建設 永遠在路上

  聚焦整治“四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效顯著。嚴肅認真地推進兩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持續聚焦整治“四風”,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建立長效機制,黨風政風明顯好轉,社會風氣為之一新。

  黨員乾部群眾觀念進一步增強,黨內批評與自我批評氛圍更加濃厚,“四風”問題得到有效遏制。清理違規公務用車、調整辦公用房、壓縮“三公”經費、減少因公臨時出國(境)、清理“吃空餉”人員、清理黨員乾部企業兼職等專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大數據

  330人:出臺改進作風十項措施,對文山會海、形象工程和政績工程、“舌尖上的浪費”、“車輪上的腐敗”、“會所中的歪風”等問題深入進行專項整治,處理黨員領導乾部330人。

  大事記

  “為人民辦好事要辦好”履行為民宗旨

  在哈爾濱市第一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市直機關開展了“為人民辦好事要辦好”主題教育活動,剖析“為人民辦好事沒辦好”的典型案例,通過“亮丑”“揭短”,深刻查找“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推動黨員乾部作風的大轉變。


 

  712個億元以上項目開復工

  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經濟發展保持總體平穩。積極落實國務院支持東北振興35條、省政府穩增長65條,出臺促進經濟穩增長42條等一攬子政策措施,推動主要經濟指標逐漸回歸合理區間,經濟總體呈現趨穩向好態勢。

  產業項目建設取得明顯成效。重點園區發展專項引導資金增加到6億元,四個國家級開發區產業集聚、產城融合步伐進一步加快。通過中俄博覽會、央企對接會、民企龍江行等活動,引進飛機拆解、哈飛合資汽車等具有重大牽動作用項目,實際使用內資、外資分別增長32.7%和20.3%。開復工億元以上項目712個,項目數量和投資額均居全省領先地位。工業投資預計增長20%左右,高於全市固定資產投資15個左右百分點。

  結構調整步伐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進一步發展,實施工業機器人等重大高新產業項目104個。引進民生銀行等10家金融機構,哈爾濱銀行成為東北首家上市城商行。哈東物流產業帶建設提速,華南城一期投入運營。萬達文旅城、海洋王國等文化旅游融合項目進展順利。對俄通道建設實現新突破,新開通3條對俄客貨運航線,集聚一批跨境電商企業,對俄郵政小包發送量佔全國30%以上。

  縣域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縣域工業保持較快增長,肉蛋奶總產量超過300萬噸。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帶)發展到218個,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3222萬畝。

  大數據

  7%:預計2014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5%左右。

  6000萬:旅游總收入預計達786.7億元,游客突破6000萬人次。

  350億斤:糧食總產突破350億斤,實現“十一連增”。

  大事記

  飛機拆解開拓冰城工業新疆域

  2014年12月3日,中國首個飛機拆解基地項目在哈爾濱規劃建設的臨空經濟區正式落戶。光大集團控股的中國飛機租賃集團擬投資20億美元,在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南側規劃臨空經濟區范圍內建設飛機拆解基地。基地預計2015年部分投產。按照拆機廠設計的年生產能力,投產當年拆解飛機50-80架,後續每年拆解80-100架,常態化為100-120架。


 

  自設行政審批在全國率先“清零”

  著力破解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重點領域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成效顯著。在全省率先整市推進以耕地、林地等確權頒證為代表的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農村土地實測任務全部完成,農村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發證率達到88.3%和74.6%。建立了產權流轉交易平臺和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仲裁機構。組建了全省首家政策性農牧業投融資擔保服務平臺。

  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取得突破。在全國率先全部取消自設行政審批事項,對保留的審批事項進行流程再造,推行“一表制”審批,減少了審批時限和環節。政府機構改革邁出新步伐,組建了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政風建設進一步加強。企業評執法滿意度顯著提昇,推行誡勉談話問責機制和行政執法人員“六項禁令”,“四亂”行為有效遏制,執法部門檢查企業次數和罰款額度同比減少了一半。

  科技體制改革取得新成果。新增科技企業孵化器17家。哈爾濱中關村科技成果產業化基地落成。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項目達1606項。

  大數據

  400萬畝: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2萬多個,推動適度規模經營面積400萬畝,是近10年來增速最快的一年。

  58.6%:啟用行政審批數據庫,審批要件減少58.6%,審批便利化程度走在全國前列。

  16.8億元:通過“營改增”及取消、停征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減輕企業負擔16.8億元。

  大事記

  簡政放權審批大提速

  按照國務院和省政府針對簡政放權的總體要求,哈爾濱對本市現行有效的243件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全面進行“體檢”,共清理取消57項自設行政審批事項,這在全國有立法權的城市中是第一個。同時暫停實施了上級設立的55項行政審批事項,共計減少行政審批事項112項。

  去年8月1日,哈市啟用建設項目審批新流程,審批部門減少18.8%,審批環節減少28.7%,審批要件減少58.6%,審批時限減少25%。辦理最快的“招拍掛”工業倉儲類建設項目的審批時限只需23個工作日,逼近行政審批速度極限。


 

  萬人發案率連續3年全國省會城市最低

  民生持續改善,社會保持和諧穩定。堅持民生優先,將《民生工作報告》提交人代會審議。大面積維修改造城區老舊住宅和農村泥草房,保障房建設超額完成任務。構建物業服務管理新體制,供熱滿意度有較大提高。養老、醫療、工傷、失業及生育保險覆蓋范圍不斷擴大,養老服務綜合改革試點取得進展。

  “強基工程”深入推進,有力帶動了社會管理創新。社區服務管理體系更加健全,被評為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城市。創建最具安全感省會城市成效顯著,萬人發案率在全國省會城市連續3年保持最低。

  大數據

  3.72%:就業創業服務進一步優化,城鎮新增就業13.7萬人,轉移農村勞動力145.6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72%,低於控制目標0.58個百分點。

  28800元:預計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00元,同比增長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00元,同比增長12%。

  600臺:公交車輛新增更新600臺,首末站等配套設施加快完善。

  大事記

  首個《民生工作報告》出爐

  在2014年年初召開的兩會上,哈爾濱史上第一份《民生工作報告》出爐。著力保障最基本民生,不斷擴大普惠性民生,積極發展高水平民生;先行保障民生投入、先行安排民生項目、先行解決民生實事——以《民生工作報告》為藍本,哈爾濱確立“大民生”理念,致力實施利民惠民工程,千方百計增加城鄉居民收入,不斷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力度,全面提高社會基本保障能力和水平,著力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加快完善覆蓋城鄉的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增強廣大群眾的生活幸福感。


 

  城市在“創城”中蝶變

  持續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城市形象品位不斷提昇。堅持以人為本、創建為民,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城市面貌發生重大深刻變化,市民文明素質得到顯著提昇。

  城市承載功能不斷增強。雙城撤市設區,松北、哈南、哈西、哈東等城市新區功能不斷完善。哈站改造等涉鐵項目全面啟動,哈齊客專松花江特大橋實現通車。木蘭松花江公路大橋開工建設。新建高等級農村公路402公裡。改造東西軸線景觀,保護開發原領事館歷史建築,歐陸風情特色更加鮮明。

  生態和市容環境持續改善。積極推進大氣、污水、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項目,年度減排任務全面完成。松花江哈爾濱段水質達到功能區劃標准,阿什河水質消除劣五類。

  大數據

  1120公裡:新建改造各類管線1120公裡,完成平房、香坊整區老舊管線集中改造,“智慧管網”平臺啟動使用。

  32屆:成功舉辦第32屆哈爾濱之夏音樂會。

  3線:地鐵1號線三期及2號、3號線工程同步推進。

  大事記

  哈齊客專松花江特大橋通車

  2014年12月10日,密山至齊齊哈爾的K7153次列車駛入哈齊客專松花江特大橋,至此,該橋普速線正式開通運行,濱洲線進出哈爾濱站也結束了8個月的繞行歷史。

  哈齊客專松花江特大橋2010年開工,全長3460.58米,可容納4條鐵路線,其中兩條行駛濱洲線鐵路普速列車,兩條行駛哈齊客專高鐵列車。

  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堅持從嚴管黨治黨,黨的建設全面加強。思想理論武裝得到鞏固和加強,理想信念、黨性教育效果明顯。領導班子和乾部隊伍建設明顯加強。建立覆蓋全市的人纔服務網絡,引進一批海內外高層次人纔。

  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能力有新提高。全面實施黨員乾部直接聯系群眾制度,推行蹲點聯系群眾等10項服務,進一步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集中整治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選派121名後備乾部兼任第一書記,村乾部長期“走讀”、“空崗”問題得到解決。

  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成效顯著。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出臺並認真執行下級黨委(黨組)向上級黨委和紀委報告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情況的相關制度。保持反腐敗的高壓態勢,高度重視中央和省委巡視組對哈爾濱市的巡視工作,切實搞好整改,解決了一大批基層和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

  大數據

  95%:加強非公黨組織和流動黨員黨組織建設,非公黨組織覆蓋面達95%以上。

  1450件:全市紀檢監察機關立案查處違紀違法案件1450件,同比上昇28%,涉及市管乾部43人,同比上昇231%;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98人,挽回損失1.6億元。

  大事記

  “天大小事”民生訴求處理系統上線運行

  2014年7月,一款名為“天大小事”的政府服務軟件上線試運行,只要發一個短信息,百姓的訴求就會轉化成政府的一項“硬任務”。訴求從受理到處理、督辦、評價的全過程,都以公開、透明的方式在手機上同步推送。這是平房區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探索出一條社會治理新路徑,暢通了為民服務“最後一公裡”。


 

  “立改廢釋”並舉

  打造“法治哈爾濱”

  民主法制建設深入推進,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更加鞏固。建立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聯系代表制度,進一步發揮代表主體作用。推進專題詢問常態化、制度化,人大監督時效性明顯增強。健全“黨委出題、黨派調研、政府采納、部門落實”工作機制,政治協商機制持續深化。

  “法治哈爾濱”建設取得新成效。堅持“立改廢釋”並舉,地方立法保障推動和引領作用顯著增強。依法行政水平全面提高,在國內率先建立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工作地方標准。

  大數據

  “六五”普法:哈爾濱市獲評全國“六五”普法中期先進城市。

  大事記

  輕刑快審機制全面啟動

  從2014年7月起,輕刑快審機制在哈爾濱全面啟動運行。建立輕刑快審機制,實行訪訴分離改革,是全省司法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哈爾濱市是這兩項改革的省內試點城市。輕刑快審機制是指公、檢、法分別建立相應的工作機制,對輕微刑事案件實行快偵、快訴、快審,合理擴大拘役刑適用范圍,發揮拘役刑教育矯治作用。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尾頁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