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報1月13日訊 2005年春晚小品《裝修》中,黃宏飾演的裝修工黃大錘因為樓層牌9與6顛倒了,而砸了別人家的牆。沒想到藝術作品中誇張的一幕真有現實版本:因為門牌號的問題,哈市市民老李和鄰居從2007年交房後就互相錯住進了對方家中,長達8年之久都沒有發現。近日,一位送貨員在給老李鄰居家送冰箱時,無意間發現了這個驚天“秘密”!近日,記者對此事進行了走訪調查。
送貨員洗衣機送錯門
纔發現房子住反了
老李家住利民開發區學院路柏林四季小區翰林辰霞二期,他家的門牌號是5-3A03,可他家產權證上的門牌號卻是5-3A03A,目前這個門牌正掛在隔壁鄰居家的門上。李先生說:“兩個門牌差個‘A’字,4做門牌不吉利,3A就代表4,5-3A03就是5號樓403,而5-3A03A就是5號樓404。”小吳是2011年買的二手房,他現在是老李隔壁的房主。小吳告訴記者,他2011年11月從原房主那買房後就租出去了,一直沒住。去年7月份租期到了,他准備搬回來住,訂購了一些電器和家具。“一天我在家裡等著送洗衣機,送貨工人給我打完電話卻去敲隔壁的房門,這時我纔發現門牌不對勁。”之後不久,老李也發現了問題,主動找到了小吳。
熱費、物業費替對方交了8年
老李說,“去年交熱費的時候我偶然關注了一下鄰居家的金額,怎麼比我家少呢,他家面積比我家大呀?”在柏林四季小區物業公司,工作人員給記者調出去年兩家的交費臺賬,兩家的記錄被單挑出來,旁邊標著“做反了”。工作人員解釋說:“去年他們兩家把錯房情況反映上來後,我們就標注了一下。”臺賬顯示403面積是31米,404是40米,這是兩家真正的面積,而現在兩家戶主的名字寫顛倒了。去年7月份發現錯房之前,李先生說水電費都是自家交自家的,只是有一次,由於李先生交電費看的都是鄰居家的表,他對表數有些懷疑,就問當年的物業公司,“對方答復說沒有問題,也就不了了之了。”而物業費和熱費多年來也是一直在替對方交。現物業公司的工作人員說:“這兩家在繳費上從不欠費,要是有欠費恐怕就發現問題了。”

“門牌鑰匙一套都錯了
要不能往這屋搬嗎?”
小吳介紹,他買的這套房子已經兩易其主了,每次重新辦產權的時候,房產部門都會驗房,開發商售新房時也要來驗,實測面積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步驟,“就算我們入戶時沒測房屋面積,房產部門驗房怎麼會沒驗出來?”老李認為,問題出在最開始房屋入戶環節,“當時買房子是按公寓成套買的,沒太注意面積問題,再加上門牌掛錯了,鑰匙也發錯了,要不能往這屋搬嗎?鑰匙也打不開啊!”據他回憶,當年入戶時門牌是數字404,是自己買房子的門牌號,後期更換了帶字母的門牌,錯誤也悄然更改過來,變回403,這時居民已入戶多時,“誰還會拿產權證再對門牌啊。”兩戶居民向樓內其他居民了解情況,還沒發現有房子住“反”的。記者在物業公司的協助下查了一下當年的進戶辦理表,兩家登記信息都是正常對應的,沒有出現登錯的情況。物業公司工作人員說,他們是去年年初剛進入的,當年入戶時門牌對錯的問題他們不清楚。
開發公司願意協助住戶解決問題
404比403面積大,格局比403好,還多一個北向窗,李先生希望收回自己的房子,而吳先生買房看的是404,買的是404的寬敞和格局,肯定也不願放棄。兩家對調房子現在看難以實現,他們一起找到了該小區的開發商濱纔房屋開發集團。9日,濱纔集團客服部的負責人賽寧表示,他們正對兩名住戶反映的情況進行調查,以後會協助居民解決問題。哈市呼蘭區利民房產分局一位姓李的工作人員接受采訪時表示,房產驗房驗的是房屋是否存在產權爭議和法律上的糾紛,測量房屋面積的工作由測量公司完成,是開發公司委托的,在辦理產權之前就已經完成,測量面積與房產部門的管轄職能無關,工作人員現場驗房一般不會測量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