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6日訊 (記者 張雋珊 鄧博文)26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黑龍江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哈正式開幕。在上午的第一次全體會議上,9位省政協委員根據各自不同的領域為龍江發展、百姓民生問題建言獻策,9位委員發言內容言簡意賅、語句鏗鏘有力,獲得在場委員們的熱烈掌聲。
作為國內知名岩土與地震工程專家,省政協副主席陶夏新是第一位發言的委員,他在大會中,圍繞《關於在『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中進一步注重推動農業生產經營方式專業化、社會化的建議》,根據多方調研提出開春種糧融資和秋後賣糧,是當前農戶生產經營的兩大主要難題。陶夏新建議各類金融機構不斷創新服務農業的小額農貸產品,簡化貸款手續,優化惠農服務;農業保險是分散農業生產經營風險的主途徑;現代農業綜合改革配套試驗中在條件成熟的地區進行試點探索。
作為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經濟的助手,省工商業聯合會的大會發言代表洪袁舒在大會中第二個發言。洪袁舒在大會中以《當前形勢下如何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為題,根據當前中小企業發展存在的環境不夠優化、市場需求不足、融資難、融資貴、稅費負擔重、勞動力成本上漲過快等問題,建議加大政策落實力度;加快清理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清理規范行政事業性和非行政事業性涉企收費項目;加大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力度。
民盟黑龍江省委員會發言代表楊永道是第三名發言的委員,他通過有關統計數據比較和對科技成果轉化現狀進行的客觀分析,以立法先行、強化激勵、深化改革、專項推進四項建議,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優勢資源,通過產學研深度融合,實現優勢互補。
黑龍江省文化廳副廳長韓慧峰代表民進黑龍江省委員會是大會第四名發言的委員,他以《關於大力開發富硒資源推動我省農業產業昇級的建議》為題目。在大會發言中建議,做好頂層設計,將富硒農業經濟帶納入全省農業經濟規劃;加強農業地質工作,開展富硒地區大比例尺農業地質環境調查;完善我省富硒產品質量標准,做好富硒農產品認定工作;培育市場,建立富硒產品銷售體系。
省政協委員潘浩文作為一名港澳委員,在大會中第五個發言,他不僅在加大對龍江的投資力度上著實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在大會發言中也提到,港澳委員要利用自身優勢,結合多年從事金融投資積累的經驗,把事業發展點融入到龍江建設中來,以實際行動推動龍江經濟發展。他在龍江經濟轉型昇級中建議,千方百計采取措施穩經濟保增長;繼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提昇對俄經貿合作的層次;大力發展戰略新興產業。
王貴祥是第六名發言的省政協委員,作為一名法律工作者,他將近期市民所關注的供暖價格作為發言內容。他在發言中說,從2012年開始,受國際國內各種因素影響,我國煤炭產能過剩問題日趨突出,煤炭價格不斷下跌。到2014年第4季度,國內標煤每噸已由1000多元下跌到300多元。在這種形勢下,市民普遍期望熱費隨之下調。
省政協委員郝士鈞作為第七名發言的委員,對扶持農機融資租賃方面給予關注。他在大會發言中建議,為農機融資租賃業創造有利的發展環境;將農機融資租賃企業納入農機購置補貼范圍;建議放開農機融資租賃市場。
省政協委員何啟強作為亞布力論壇理事之一,是大會第八名發言的委員。他在《從招商引資看政府誠信體系建設的重要性》的發言中從承諾兌現、數據提供、項目考核、誠信檔案等方面提出六點建議,並強調法治及誠信是吸引資本和確保經濟持續發展的必須條件。
省政協委員王文明作為一名法律工作者是大會第九位發言的委員。王文明在大會發言中提到,隨著反腐不斷深入,司法懲治的力度會不斷加強,法治政府的構建是法治建設的關鍵一步。他提出制定《黑龍江省各級政府法律顧問工作辦法》;行政機關正視並正確理解行政訴訟中的行政首長出庭問題等九方面建議,構建法治政府,打造法治社會。
在此次會議上,委員們紛紛表示,這九名發言的省政協委員發言內容簡明扼要,語言犀利、接地氣,觀點客觀、鮮明。九名委員對百姓關注和行業熱點進行專業、詳實的數據分析並提出解決建議,引起很多在場委員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