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3日訊 面對孩子的未來,有些家長盯上了海外留學。不過,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人們對於把孩子送出國門去上學的心情很復雜,有的不願意孩子離開,有的是受經濟條件限制。
張雲蕾是標准的“油田娃”,父母在煉化公司上班,本想讓女兒畢業後就在油田上班,為此,母親還一度在她辦理留學手續時加以阻撓,但女兒不願像父母一樣生活,大學畢業後倔強地選擇了留學,現在各種手續已辦妥,只等明年飛往美國深造。她的母親在跟記者交流時表示,夫妻倆就這麼一個寶貝女兒,總是捨不得離太遠,但孩子的想法已認定,他們也不好強迫。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大慶市留學的其實並不多,其中很大的一個原因是:父母大多不想讓孩子離開油田。
大慶市作為資源型城市,油田企業職工佔了很大比例,現有20萬職工,加上退休的和職工配偶、子女,另有約40萬人生活在職工之家,拋開經濟承受能力不談,單就思想上,大部分一代、二代油田職工更認可這種穩定的國企工作,他們希望兒女也能繼續紮根油田,守護在這片流淌著“黑色烏金”的大草原上。
在父輩這種根深蒂固的思想影響下,別說“出國”,就是“出大慶”,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都很困難。
采油工張宇去年大學畢業後,學市場營銷專業的她不顧父母反對,跟同學到深圳打拼,年輕人接受新鮮事物快,不到半年時間就完成從“青澀學生”到“都市白領”的轉變。可是,後來油田招工,父母幾番電話催促,母親甚至以“病重”為誘餌騙女兒回到大慶,接連幾天的“洗腦式勸說”,讓她放棄了深圳的工作,安心准備招工考試,聰明的她如父母期望的那樣考到了采油二廠,“穩當”地乾起了采油工。
記者先後聯系了市出入境管理中心和市教育局,沒有查到大慶市學生留學的具體人數,但從相關部門得知,大慶出國留學的人數非常少。從留學的國家來看,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都是中國學生出國留學的主要目的國,特別是美國。
然而,隨著歐亞小語種國家招收國際學生政策的進一步放開,市場份額逐漸被法國、德國、西班牙、新加坡、日本等歐洲和亞洲國家瓜分,這些國家也將成為大慶市留學生的新寵。雖然從整體上看,我國留學人數在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長,但大慶市年輕人對於漂洋過海去上學還是不太熱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