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熱公司服務人員上門了解用戶家的供熱質量。李寶森 攝
黑龍江日報2月13日訊 供熱,是哈爾濱市冬季最大的民生問題。近年來,哈爾濱市把供熱作為重要的民生大事,從2010年起,連續5年持續實施“暖屋子”工程,不斷加強供熱軟硬環境建設,大大提昇了全市供熱服務水平,居民從中獲得實惠日益增多。
供熱投訴率連年下降
近日,記者走訪了一些居民小區,了解今年的供熱質量。在民生尚都小區E區2號樓1單元2204的居民家,記者看到室內溫度計顯示25℃多。居民孫君宜告訴記者:“我家住這已經3年了,室內溫度一直挺好。有時其他居民家跑水就得停熱,再供熱就會出現不熱現象。但只要電話打到供熱公司,服務人員會馬上來幫助解決問題。”
在38號樓4單元103室的李玉霞家,記者同樣看到牆上的溫度計顯示21℃。李玉霞告訴記者:“前些日子屋裡冷,找到供熱公司。他們來看後說是進戶後的管網改動有問題,他們配合改動外面的管網後就好了。”
對於該居民家不熱的問題,大唐群力供熱公司區域負責人劉曉鋒解釋說,當時居民家裝修改造時,管網流量和暖氣片不配套,導致兩條管線水流速不一而產生堵塞。我們把樓道管網增加一條進入居民家,增大流量,使兩條管網流速相同解決了堵塞問題。
群眾利益無小事,百姓冷暖大於天。像這樣的改造,哈爾濱市每年都有很多。據哈爾濱市供熱辦統計,2012年以前,全市冬季供熱類投訴量較大,一直佔據全年投訴榜的“頭把交椅”。近年來,政府通過加大供熱監管和管網改造等提高供熱質量的一系列措施,截至今年1月末,全市供熱投訴率在去年降低30%的基礎上,今年又比去年同期降低了23.55%。這已是連續3年大幅度下降。與歷年相比,今年是全市供熱質量最好的一年。
集中供熱普及率提昇
據哈爾濱市供熱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哈爾濱市歷經10年大規模建設的大型熱源,已形成東、西、南、北、中網絡化集中供熱布局,尤其是近3年,建設速度明顯加快。目前,全市北有哈爾濱第三發電廠和捷能熱力公司熱源,南有達爾凱供熱公司、哈爾濱熱電廠、平南熱電廠,西有大唐熱電廠,東有華能供熱公司、太平供熱公司,中有哈爾濱發電廠供熱等,基本覆蓋新老城區。全市集中供熱普及率逐年上昇,到2014年,全市已達到87%,道裡區更是達到了93%。
有了新熱源,小鍋爐並網改造和老舊管網改造開始加大力度。為此,哈爾濱市從2010年開始,籌資10億元,制訂了小鍋爐拆並網以及老舊管網改造工程,並出臺了相應的鼓勵政策。
據哈爾濱市供熱辦供熱處長鄒為群介紹,供熱設施都是“冬病夏治”。許多供熱問題冬季顯現出來,不僅要在供熱期間快速處理,更重要的是在停熱期間徹底解決。大唐群力供熱公司副經理王洪波告訴記者,他們每年都在夏季進行大規模的技術和設備改造。2014年夏季,他們投資近300萬元,改造了30個小區114套機組,增加了5042片換熱片,加大了供熱調整能力,徹底解決了因用戶改變供熱模式而增加的供熱壓力。
據哈爾濱市供熱辦規劃處長孫福濱介紹,哈市連年大規模進行集中供熱拆並網工程,到2010年,全市7兆瓦以下的供熱小鍋爐剩下1800多臺。2014年,全市拆並網小鍋爐259臺。經過4年的努力,目前全市小鍋爐僅剩300臺左右;老舊管網改造411公裡,老舊管網的欠賬所剩已不多,只剩191公裡留待今年改造,有效保證了全市的供熱質量。
供熱監管措施日益顯效
能否及時處理供熱質量的問題,或者把問題解決在供熱開始前,這是政府的監管能力的體現。近年來,哈爾濱市政府供熱管理部門也采取了更多的監管措施,確保了全市的供熱質量逐年提高。
據哈爾濱市供熱辦供熱處長鄒為群介紹,今年,哈爾濱市所有的大型供熱企業全部按照政府規定,提前一周進行熱態運行,調整供熱平衡,確保在正式供熱時,讓居民室溫達標。
有監管,更要有辦法解決供熱中出現的難題。據了解,目前哈爾濱市的供熱監管實行區、街道和社區三級監督,每一個供熱企業都有政府相關的供熱管理人員負責監督,每一個供熱投訴,都由這個負責人去協調督促供熱企業解決。
供熱監管平臺的建成,讓供熱監管有了“千裡眼”和“順風耳”。尤其是今年,哈爾濱市區兩級建立並完善了供熱監管平臺,全市大型供熱企業的供熱數據同步顯示在供熱企業和監管平臺,可以實時監控供熱質量,讓監管的“千裡眼”時刻看管著供熱企業的供熱數據變化。同時,在居民家的溫度監測儀,每小時都能把居民家的溫度送到監管平臺的數據庫裡。供熱好不好,讓數據說話,居民和供熱企業都心服口服。
香坊區供熱辦負責投訴處理的孫國平告訴記者,監管平臺的投用,徹底解決了熱企和居民對溫度測量的糾結難題,提高了供熱的處理效率和滿意度。只要有居民提出供熱投訴,供熱監管大隊就會把無線測溫儀放到居民家,居民在家看溫度,供熱企業和供熱辦在監控平臺看實時從居民家傳回的溫度數據,解決了測溫隊伍不能及時上門測溫的問題。
在對供熱質量的投訴處理上,政府供熱管理部門采取制訂相應的處理限期等措施,小問題要即時上門處理,大問題要在24小時內解決,並跟蹤問效,對處理不好的要處罰,嚴重的要退賠居民熱費。監管措施的落實到位,有力地約束了供熱企業的市場行為,也保障了供熱市場的公平和供熱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