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報3月6日訊 5日8時30分,在哈市食藥監局舉報受理中心,“叮鈴鈴……”電話聲響起,工作人員邢增瑤熟練地接起電話:“您好12331,請問有什麼能幫您?”來電話的是哈市王先生,他前天在某藥店購買的粉針劑中發現了不明雜質,投訴到12331,希望能幫忙與藥店進行協調。
據了解,2014年哈市食藥監局舉報受理中心市級平臺通過“12331”電話、網絡、信件、走訪等多個渠道共接收投訴各類諮詢及投訴舉報6121件。通過投訴舉報線索,查處取締無證餐飲企業45家、黑盒飯加工點54個、黑食品小作坊34個,查處假劣藥品案件75件。搗毀制假黑窩點6個,移送公安部門18件。
2015年是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機構改革全面履行食品藥品監管職責第一年,哈市食藥監局將繼續暢通“12331”投訴舉報電話和網絡等投訴舉報渠道,保護消費者權益。
受理諮詢投訴佔比671件11%
【保健食品】
6000元買的“神藥”竟是保健食品已轉交工商部門處理
哈市劉先生的父親患有腦出血,因治病心切,輕信電臺廣告,購買了所謂的“藥品”。
銷售人員稱該“藥品”可以治其病癥,其父親當即購買了6000餘元該“藥品”。劉先生在幫父親取回“藥品”時發現該“藥品”其實為國食健字號的保健食品,而且該保健食品成分也不適宜腦出血患者服用,更別說治療腦出血病癥了。去年6月,劉先生撥打了12331投訴舉報熱線詢問保健食品是否具有治療效果。舉報受理中心工作人員告知他保健食品沒有治療效果,並把此事轉交給工商部門處理。
【專家說法】哈市食藥監局舉報受理中心主任張新艷表示,市民在購買相關產品時應明確區分藥品和保健食品,最快捷的方法就是通過產品的批准文號,藥品的批准文號均為“國藥准字號”開頭,而保健食品一般具有“小藍帽”,批准文號為“國食健字號”。
受理諮詢投訴佔比2275件37%
【藥品】
藥店違法賣安眠藥女孩吃暈沒收違法銷售所得並處罰
2014年8月,市民蔣先生的女兒在香坊區某藥店在未出具處方的情況下,購買了3盒用於治療失眠的佐匹克隆片。因其服用不當,出現神志模糊等癥狀赴醫院就診。
接到舉報後,受理中心相關工作人員立即與稽查支隊負責人取得聯系,將此案交由稽查支隊辦理。據了解,“佐匹克隆”為治療失眠的處方藥,又屬二類精神類藥品。稽查人員隨即與香坊區食藥監局取得聯系,對該藥店進行了聯合檢查。通過檢查發現,該藥店不具備二類精神藥品銷售資格,受利益驅使,藥店負責人劉某從個人處購進5盒佐匹克隆藥品,非法獲利200餘元,截至檢查時已全部售出。執法人員現場沒收其藥店的違法銷售所得,並處違法銷售藥品貨值金額四倍共計800元的行政處罰。
【專家說法】對於藥品
流通企業是否非法銷售二類精神藥品,市民在日常購藥時,可查看藥店的《藥品經營許可證》,該許可證上明確標有藥店經營范圍,是否具備二類精神藥品的銷售資格,在該許可證上一目了然。處方藥主要有,卡托普利片、硝苯地平片、尼莫地平片等。特殊藥品也屬處方藥,包括各類麻醉類藥品、抗癌類藥品以及精神類
藥品。受理諮詢投訴2089件34%佔比
【食品】
黑盒飯加工點藏身居民樓
被依法取締罰款2000元
“我們小區裡有一個黑盒飯加工點,特別髒,還沒手續。”去年10月10日,哈市王女士撥通了12331舉報熱線,稱其所住居民樓內有一處黑盒飯加工點。
接到舉報後,12331舉報受理中心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將此案轉交該區食藥監局辦理。局執法人員趕到現場進行了調查。經查,舉報人舉報情況屬實,該企業確實未取得《餐飲經營許可證》,屬無證經營行為,執法人員依法對其予以取締並處以2000元罰款。
【專家說法】
多數黑加工點的地點都相對隱蔽,市民在遇到衛生環境較差的餐飲單位時,可首先通過有無餐飲服務許可證來判斷餐飲企業的合法性。受理諮詢投訴364件6%佔比
【醫療器械】
藥房賣的“制氧劑”不“制氧”
系假冒產品被立案調查
去年3月7日,市民趙女士在香坊區某藥房購買了一盒氧立得制氧劑,但回家用來制氧時,卻怎麼都不制氧,趙女士將此問題投訴到12331。
12331投訴舉報受理中心收到舉報後立即將此案件轉給稽查支隊處理,經執法人員到現場調查後認定藥品屬非法渠道購進,發協查函到產地驗真偽,回函結果為假冒產品,現已立案調查。
【專家說法】市民在購買醫療器械用品後,可通過國家食藥監總局官方網站查詢醫療器械內外包裝注冊證號,查詢所得相關信息與包裝上號碼相同多數為正品。所得號碼與顯示信息不同,即可能存在假冒產品的違法行為。受理諮詢投訴202件3%佔比
【化妝品】
化妝品店非法銷售韓國粉餅
要求其立即停止銷售
去年10月31日,哈市王女士舉報稱,發現道裡區某化妝品店銷售的“I OPE氣墊粉餅”等多種韓國化妝品均無正規進口化妝品資質。王女士認為該化妝品店進貨渠道不正規。接到舉報後,12331工作人員立即與餐飲監督所負責人聯系溝通,將此案交由餐飲監督所辦理。執法人員赴現場檢查發現,舉報屬實,現場登記被舉報產品的相關資料,並要求停止銷售無中文標識的產品。
【專家說法】
對於進口化妝品,張新艷表示,所有合法進口化妝品都應有許可證書,銷售沒有許可證書的進口化妝品行為,都屬違規銷售。
據了解,進口的普通化妝品在上市前要向衛生部申請備案,針對經審核准予備案的化妝品,衛生部發給備案憑證。日常生活中,市民可通過國家食藥監局和衛生部官方網站查詢進口化妝品的備案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