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6日訊 (記者 孫曉銳) 近年來,黑龍江省綏陽林業局在轉型發展中,以科技為動力,發展以廢棄菌糠為主要原料的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達到了『職工群眾獲利,森林管護收效,環保效果提高』的三大目的。
龍江森工林區全面停止商業性采伐之後,許多以采伐剩餘物為生活燃料的林場所面臨著冬季取暖的問題。綏陽局將此問題列入局長辦公會議程,經過研究,決定在八裡坪經營所進行試點運行。在林業局的大力支持下,該所與綏陽林業局生物質燃料科技示范廠合作,利用該所的廢棄菌袋生產新型燃料。科技示范廠出設備,經營所出廠房,經過緊張地施工,於去年9月完成設備安裝調試,在經營所的幫助下收購了三十幾萬袋廢棄菌袋,利用袋糠分離機進行分離後,菌袋出售給了再生塑料顆粒廠,菌糠經生產線粉碎、篩濾等程序後,加煤泥、助燃劑等物質後利用機械力加工成型後自然陰乾便成為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2014年,八裡坪生物質燃料廠共生產一個月,出產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200噸,因氣溫逐漸降低,不利於該燃料乾燥,因此暫時停止生產。200噸該燃料銷售給210戶職工群眾使用,從反饋的信息看,大家都非常認可該燃料,也解決了這部分群眾冬季取暖難的大問題,同時還增加了部分職工在該燃料廠打工的收入。
該燃料具有『兩高兩低兩方便』的特點,其一是價格低,和本地礦物質煤相比,價格低20%,其二是有害氣體排放低,用肉眼觀看,該燃料燃燒時,沒有明顯的煙,經環保部門檢測,有害氣體排放明顯低於礦物質煤;該燃料的燃燒值為4000大卡/公斤,略高於本地礦物質煤,該燃料作為生活燃料,再不經粉碎助風等情況下,仍可充分燃燒,燃燒率明顯高於礦物質煤;該燃料還具有運輸方便和使用方便的特點。春節期間,記者走訪了八裡坪經營所的金英男、姜正紅等住戶,在詢問使用該燃料的感受時,得到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在幾家住戶的家中,感覺也是非常溫暖的。
綏陽林業局每年生產木耳菌菌包1.7億袋左右,依靠進口木材加工所產生的鋸末和森林撫育剩餘物粉碎等仍可維持此生產數量。每年菌包生產戶向燃料廠出售廢棄菌袋,仍可獲得部分收入。因為有價格低、燃燒值高的燃料,從而降低了林區住戶從森林獲取燃料的可能性,間接地保護了森林資源。由於八裡坪生物質燃料廠試生產試運行的成功,綏陽局今年將在部分中心林場所再建設幾個生物質燃料廠,逐步解決廢棄菌袋處理、職工取暖、產業健康延續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