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6日訊 (記者 欒微) 5日是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蘇玉雙和媽媽在老年公寓裡和阿姨們一起吃了頓團圓飯,今年也是她們在老年公寓過的第二個團圓年。


蘇玉雙是黑龍江工程學院工程管理專業大三學生,背著媽媽上大學是大家對蘇玉雙最深的印象,都覺得她了不起。可她卻不覺得自己跟其他同學有什麼特殊。
蘇玉雙家在大慶市泰康縣克爾臺鄉農村,父親患有嚴重的肺病,母親患有癲癇病,她是家裡的獨生女,也是家中唯一的勞動力。她8歲起就開始種地、放牛、打草、砍柴、做飯、收拾房間……17歲那年,蘇玉雙的父親去世;19歲那年,唯一疼愛她的外婆也離她而去,接二連三的變故,使她母親遭受了嚴重的精神打擊,變得神志不清,原本飄搖的家庭瞬間倒塌,蘇玉雙稚嫩的肩膀扛起了更多責任,為了給母親治病,她2000元賣掉家裡唯一的房子。

初中時,因為沒錢交餐費和住宿費,蘇玉雙差點失學。她當時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寧可不吃飯也要上學。蘇玉雙真的這麼做了,一連三天沒有在學校吃飯,每天餓著肚子上課,校長得知了蘇玉雙的家庭情況,為她減免了餐費和住宿費。回憶求學的經歷,堅強樂觀的蘇玉雙眼角兒有些濕潤。蘇玉雙的成績不錯,在衝刺高考的幾個月裡,母親曾經瘋癲地拿著羊叉堵在門口不讓她出門,她一邊安撫母親,一邊堅持學習。憑著這份努力,2012年,蘇玉雙接到了黑龍江工程學院的錄取通知書,圓了自己的大學夢。
大學的新鮮勁兒還沒過,2012年11月份,老家那邊打來電話,母親病危。“這讓我下定決心,無論多難,我必須把媽媽帶在身邊。只有她活著,我纔有家……”為了兼顧學業和照顧母親,2013年3月初,蘇玉雙將母親背到哈爾濱,並想盡辦法將母親安置在學校附近的養老院。

和院長媽媽合影。
每天她也是早六點起床,只是她不是住在大學寢室裡,而是與學校一道之隔的老年公寓裡,起床後除了給媽媽洗漱,她更多的是讓媽媽自己獨立吃飯,然後她幫助老年公寓的阿姨們給不能自理的老人們喂飯。然後自己匆忙吃口早飯趕去上學,下課後又小跑著趕回公寓。每天堅持給母親翻身、洗母親尿濕的床單及衣物、抱起母親如廁,把食物嚼軟喂給母親,每天堅持給母親按摩20分鍾,為母親擦洗……這一系列的動作,在她手下如此嫻熟,在養老公寓照顧媽媽的時間裡,她幾乎從來沒有時間坐下休息一會。
為了賺取母親每月的托養費,她發傳單、端盤子、送外賣、做家教……為了不耽誤學習,她每天堅持21時到23時和次日凌晨3時起床看書……在蘇玉雙看來,“自己是媽媽的唯一女兒,能有機會照顧母親,是一種幸福”。
圖片說明:由於蘇玉雙媽媽狀態不好,不方便拍片,圖片為本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