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北京出席全國兩會的東北三省的代表委員表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要用好“加減乘除”四則運算,揚長補短,以改革創新的強大動力,在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上實現新的突破和跨越,推動新一輪東北振興取得更大成效。
加法:從“蛋糕”做大到“蛋糕”做精
上一輪振興,東北依靠經濟高速增長,做大了總量“蛋糕”,完成了階段性的振興任務。
2003年到2012年的10年間,東北三省地區國內生產總值翻了兩番多,年均增速達12.7%。遼寧的經濟總量連續跨過了1萬億、2萬億元兩個大的臺階,臨近3萬億元大關門檻。這正是東北發展的十年黃金期。
進入新常態後,以擴總量、追速度為特征的“加法”暴露出許多問題。例如,東北三省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投資一枝獨秀,對經濟貢獻率超過60%;在財稅來源中,房地產一業獨大,在不少地區佔比達到四成多。
新一輪振興,東北要著力做精“蛋糕”,實現新突破新跨越。新常態下,“加法”仍是做好穩增長、調結構等各項工作的基礎。東北必須擺脫舊常態的“速度情結”,但不能聽任經濟自由落體下滑,增速換擋須保持在合理區間,努力實現調速不減勢頭、量增質更優。
一個地區經濟要在做大總量的基礎上做優做精,一個企業也要在發展中精益求精。
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七臺河市寶泰隆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焦雲說,在去年焦炭行業幾乎全行業虧損的情況下,公司利潤能夠有所上浮,主要是高溫煤焦油等新產品賺錢了。
正是由於一些發揮技術創新、延伸產業鏈條的企業效益好轉後,這家企業所在的資源枯竭型城市七臺河市,纔慢慢擺脫“一煤獨大”的經濟結構束縛,實現經濟復蘇。
減法:壯士斷腕挺過陣痛
“2007年造一條船要價4000萬美元,現在同樣的船只給2300萬美元,收入被腰斬。”大連中遠船務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李明昕說,以前是客戶排隊來買,現在是我找買主。
由於全國造船產能過剩,去年以來集裝箱船、大型油輪等訂單明顯減少,“甚至有的交了訂金但付不了餘款,連船都不要了。”李明昕說。
東北一些鋼鐵企業產值不小,但利潤寥寥。
做好減法,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堅決淘汰落後產能,實現結構轉型昇級。
從今年開始,大慶油田在連續12年4000萬噸高產穩產後,調減150萬噸。以後幾年還會持續下調,計劃到2020年穩定到3000萬噸左右。
全國人大代表、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姜萬春說,不減產、不壓縮產能,采油成本上漲,會拖累整個油田的貢獻。
減產帶來的壓力是巨大的。大慶油田減產將會負向拉動GDP。以1桶60美元的石油加權價估算,中央稅收和特別收益金將減少約500億元,黑龍江省稅收就要減少70多億元。
“減法”是一劑猛藥,痛感最強烈,效果也最直接。
在鋼鐵行業持續低迷的2014年,本溪鋼鐵集團實現利潤3.5億元。“我們靠的就是向創新要效益,橫下心來調整產品結構,淘汰落後產能。”全國人大代表、本鋼集團董事長張曉芳說,“每次淘汰落後產能都是一次痛苦的決定,產值會減少,人員要分流,可不淘汰就沒有未來。”
乘法:讓創新驅動的輪子飛轉起來
從投資拉動轉變為創新驅動,會對經濟發展產生乘數效應。然而,過去十年,東北的“乘法”有了長足進展,但工業“一柱擎天”和結構單一的“二人轉”狀況沒得到根本改變,傳統產業和產品仍佔大頭,“原”字號、“初”字號產品居多,結構調整和昇級轉型仍在爬坡過坎。
“為什麼老外抗風險能力強?”沈陽鼓風機集團董事長蘇永強說,“不是人家產品比咱強多少,而是轉型昇級做得好,服務比我們好不少。”
去年沈鼓集團訂單減少了兩成多,而下屬的一家生產服務型企業,利潤率卻達到了22%。“我們不僅要從制造向創造轉變,還要從賣產品向賣服務轉型昇級。”
渤海之濱的遼寧省盤錦市,長期以來倚重中國第三大油田的遼河油田。隨著資源衰退,油氣產量逐年遞減趨勢日益突出,致使地方經濟增速放緩,財政和就業壓力不斷加大。
“路越走越窄,必須轉型。”盤錦市委書記孫國相說,近年來盤錦市大力發展石化及精細化工、商貿和物流等接續替代產業。2014年,非油氣產業增加值佔全市經濟比重超過80%,接續替代產業增加值佔全市經濟比重達到70%以上,實現了大逆轉。
依靠創新轉型昇級正在加速行業洗牌的過程。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建龍鋼鐵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志祥說,未來裝備制造業對鋼鐵行業的要求會越來越高,鋼鐵企業只有在創新中轉型,在昇級中纔能穩坐釣魚臺。
除法:管住任性的權力放開市場的手腳
各級政府簡政放權還沒有完全到位,甚至明放暗抓、放小留大,對經濟工作“管、把、看”的老問題沒有去除。這導致東北長期以來市場化程度不高,此外民營經濟雖然有所發展,但大多處於“搞配套”和“跑龍套”的依附地位,營商環境仍是短板。
這些都是“除法”做得不到位的具體體現。
“政府要真正讓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遼寧鞍山的一私營企業老板說,為什麼東北企業一張嘴就是希望得到政府的幫扶,就是因為政府管得太多、太死,釋放不了企業自身的活力。
有權不可任性。用好兩只手的力量,東北要管好看得見的手,放開看不見的手。
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遼陽市委書記王正譜說,政府部門仍存在機構設置過多,機構臃腫,人浮於事的現象。
“東北要在政府放權讓利,深化改革、加大培育市場化方面大步向前衝。”國家行政學院教授丁文峰認為,東北要重視發展民營企業、推進發展混合所有制,釋放國企改革紅利,真正讓市場起決定性作用。
“思維和觀念是總閥門。”全國政協委員、遼寧奧克化學公司董事長朱建民說,東北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要有關鍵之舉,更要在思維觀念這個關鍵環節上有所突破。例如,在國企改革等領域要擺脫思想束縛,邁出更大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