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7日訊 俗話說,時令節氣不等人,3月15日,“驚蟄”已過9天,牡丹江市農事活動已進入備春耕生產的關鍵階段。牡丹江市農委要求各地,當前要迅速掀起全市備春耕生產和水稻清雪扣棚高潮,為高標准、高質量搞好春耕生產奠定基礎,打好全年農業生產第一場戰役。
從備春耕生產形勢看,去年農業大豐收農民自主投入能力增強,國家強農惠農政策扶持力度持續加大,種子、化肥等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穩中有降,金融部門農貸資金額度投放增加等諸多有利條件,為今年牡丹江市農業生產帶來了利好。
與此同時,市農委提醒各地農業乾部和農民,根據近期土壤?情觀測結果分析,牡丹江市東北部地區0到10厘米土壤濕度在90%左右,處於偏澇狀態。今年“春脖子”短,備春耕生產有效時間少於往年,工作任務重於往年。近幾年的風調雨順,易滋生麻痺思想和僥幸心理,廣大乾部群眾需要強化抗災保種工作意識。
春耕生產的質量如何,關鍵取決於備耕的質量和標准。“春分”將至,離大田播種還有一個月左右時間,市農委動員和要求各地,一方面要圍繞種植結構調整,做好農資籌備下擺工作,根據所處的積溫區,幫助農民科學選擇主栽品種和搭配品種,做到適區適種,嚴禁越區種植,確保安全成熟,提昇糧食品質和市場競爭能力;另一方面要圍繞提高水稻生產標准,做好水稻扣棚建棚工作,要迅速組織稻農,加快苗床清雪扣棚,確保不扣4月棚,為早育苗爭取時間,在清雪扣棚的同時,還要同步做好水稻備土做床,確保及時育上苗、育好苗。
此外,圍繞提高播種質量,各地要積極做好高標准春整地工作,有機械設備的地方,要積極開展粉碎還田作業,采取深翻、重耙等措施,實現秸稈直接還田。對去秋秸稈未出地且今春不能實施還田作業的,要搶在化凍前將秸稈全部拉出地,確保不誤整地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