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現場
搜 索
南遷大雁『呼啦啦啦』飛回龍江 大慶網友曬北歸候鳥
2015-03-20 13:47:18 來源:生活報  作者:紀秋韻 王振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3月20日訊 早春3月,萬物復蘇,天氣開始回暖,這也意味著去南方越冬的鳥兒要回家了。18日,大慶市民袁力在朋友圈曬出多張成“V”字或“一”字飛行的大雁照片,引發網友們關於“南飛候鳥回來”、“春天來了”的感嘆與討論。隨後記者從城市周邊部分濕地保護區了解了有關候鳥北歸的情況。

湖面上棲息的候鳥。  圖片由興凱湖自然保護區提供

  19日,記者聯系到在大慶工作的袁先生。他說:“當時正在泡溫泉,不經意看到三四十只大雁不時變換隊形,北飛遷徙很是壯觀。”記者從大慶龍鳳湖濕地自然保護區、齊齊哈爾紮龍自然保護區、綏化明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濕地保護區了解到,大雁、野鴨、綠頭鴨等夏候鳥確實已經陸續“回家”了。“一少部分候鳥剛飛過來,大概有二三十只。”龍鳳湖濕地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如大雁、野鴨、丹頂鶴、甚至東方白鸛都出現在或經停保護區。紮龍濕地保護區的工作人員表示,現在回來的候鳥量還很少。”“丹頂鶴、鳳頭麥雞、雁鴨類多一些,現在大概有一千只鳥!”明水國家級濕地保護區同樣也發現了丹頂鶴、骨頂雞、大雁、百靈鳥等品種的遷徙候鳥,大部分是回歸候鳥。

  那麼北飛來我省的候鳥什麼時候能集結完畢呢?據了解,候鳥們將在4月陸續抵達,而我省是許多候鳥的最終繁殖地和停留地。“候鳥遷徙前後確實會有時間差,中間主群候鳥遷徙過程會很壯觀!”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資源學院教授、鳥類專家李曉民告訴記者,目前飛來的候鳥正是“先頭部隊”,會與晚飛的“掉隊者”形成1個月的時間差,比如3月中旬到4月中下旬陸續飛來,部分“先頭部隊”會短暫停留在大批量開化的水域及沿江濕地長廊,作為驛站,此後5月至6月份可能會繼續北遷至生態環境好、人煙稀少的濕地保護區棲息繁衍。

鷺類

鶴類

?鷸類

雁鴨類

 

責任編輯: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