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佳木斯
搜 索
佳木斯樺南一只家養大鵝走著能飛起來 主人起名叫大白(圖)
2015-03-23 08:25:14 來源:生活報  作者:王萌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飛鵝”大白

  樺南一只家養大鵝走著走著,飛起來了。

  生活報3月23日訊 一提到大鵝,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那走起路來憨態可掬的形象。然而,樺南縣一農戶家的大鵝卻與眾不同,它們學會了飛翔的技能,在鵝群當中無疑是具備了“特異功能”。它們因為學會飛翔而躲過了天敵,卻被周圍的鄰居錯認為大雁,而遭到獵捕。現在農戶家裡還剩下一只“飛鵝”,主人給它起名叫大白,還把它“保護”起來,希望這只鵝能多下一些蛋,然後孵化出更多的“飛鵝”。

  “飛鵝”檔案

  姓名:大白

  性別:“女”

  年齡:半歲多(9個多月)

  體重:2公斤

  愛好:白天喜歡上山溜達,特別顧家

  最喜歡吃的食物:苞米粒,螞蟻、螞蚱等昆蟲

  試飛前先打扮一下

  “胸前有‘大紅花’的就是我!”

  “呦呦呦,飛吧。”18日15時許,一陣陣吆喝聲響徹了山村,聽到這個聲音,村裡人就知道村民馬洪春又在放鵝了。說起來奇怪,別人家的鵝走道都費勁,可老馬家的鵝竟能“一飛衝天”,村民們將其稱為“飛鵝”。

  這天,記者驅車來到樺南縣孟家崗鎮平安村,馬洪春的家就在村邊。他家院子很大,羊圈裡拴了一百多只羊,但沒看見大鵝,一只猛犬向記者不斷地吼叫。這時,記者聽到有人遠遠地與自己打招呼,順著聲音的方向望去,只見馬洪春和老伴抱著大白趕過來了。馬洪春說:“現在這只鵝是個寶,原來放養在羊圈裡,現在怕丟所以寄養在村裡的二哥家。”

  見記者拿出了相機,馬洪春立刻就要放飛,為了便於識別,他與老伴拿出一條紅領巾,給大白系在脖子上,系完之後像一朵大紅花,還挺好看。

  第一次放飛耍大牌

  “人家可是只害羞的大鵝!”

  “走。”隨著老馬的一聲口令,大白被高高地拋起,然而,大白似乎並不聽話,它撲騰了兩下,就落到了羊群裡。老馬到羊群裡去抓大白,它還不太情願出來,一直往山羊身後躲。

  老馬笑著對大家說:“沒事,你們別著急呀,大鵝本來也不是在天上飛的,要不能養得住嗎,咱家的大白也不例外,就算是會飛,它也不情願飛,多累呀,它也想省點勁,要是想讓它飛起來,就得給點壓力。”此時,老馬一個呼哨,大狗黑虎當即就位。


  第二次飛得真優雅

  “消失在天際的感覺就是爽!”

  聽到主人的號令,大狗黑虎當即向大白就衝了過去。剛開始,大白還支起兩個翅膀保持優雅的姿態,見黑虎越追越近,大白這纔著急了,它兩個翅膀使勁扇忽,嗖一下就起來了,從大家的眼前一掠而過。離得近的人能明顯感覺到一股衝勁。

  飛了三五十米,大白就飛到樹梢那麼高了,姿式猶如天鵝一般優美,雙腳向後並攏,不時停止扇動翅膀,像滑翔機一樣滑翔著。再一轉眼的功夫,大白變成了一個白點,消失在天際。

  老馬對“飛鵝”的愛說不完

  “都是被天敵逼出來的”

  據老馬介紹,去年夏天,他養了二十多只鵝。“我在山上放養,也不大管,只是晚上鵝群回來給喂點苞米。”可是,去年秋天開始,經常要少幾只鵝。隨著越丟越多,老馬留了心,“是山狸子和老鷹乾的,我在附近找到過被咬死的鵝。”

  大約是落雪的時候,二十幾只鵝就剩下三只。“這三只鵝咋沒被禍害呢?一天落雪的時候,我帶著黑虎去給大鵝喂食,終於發現了這個秘密。”馬洪春說,狗見到鵝就興奮,往前一衝,其中一只鵝跑兩步竟然飛了起來,飛到一裡地外的苞米地去了。後來,老馬對另兩只大鵝也進行了實驗,發現它們的確會飛。

  老馬說:“咱家這幾只鵝之所以會飛,我推測就是被山狸子和老鷹這些天敵逼出來的。”

  “會飛的鵝原來有三只”

  “一天,我回家碰到俺們村的人到俺家附近,正在捕俺家的大鵝呢,讓俺給喝住了。”對方說,“哪有大鵝會飛的,這明明是只大雁嘛。”

  老馬百般解釋都沒用,最後把另兩只鵝叫出來,表演了一下,對方纔心服口服。可是,在抓捕中,一只飛鵝受了傷,最終被山狸子咬死了。

  “還有一只飛走了,再沒有回來,本來3只就只剩下這一只了。”馬洪春說,大白是只母鵝,不但會飛還顧家,飛走之後自己還能找回來,它一般往山裡飛,在附近逗留的時候就落在大田裡,從不往其他村民家裡落。

  聽聽專家怎麼說“飛鵝”

  雜交?存在家鵝與大雁雜交的可能

  樺南縣畜牧獸醫局畜牧站站長王厚民:存在家鵝與大雁雜交的可能性,因為這只“飛鵝”屬於本地大鵝,很有可能其父本或母本的上幾代是野生的大雁。雖然毛色與大雁不同,有可能毛色是隱性遺傳,從身材上看還真有些像。而且從大鵝飛翔姿態上可以判斷,這是正規鳥類的飛翔姿式,不是家禽的飛翔姿式,“普通家禽也能撲騰翅膀飛兩下,可腳是衝下的,隨時准備降落,而且家禽的腳會形成阻力,說明家禽沒有掌握飛翔的技巧,也飛不遠。”

  悟性高?有可能是後天習得的能力

  東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家禽教研室教授唐志全:大鵝會飛有可能是後天習得的能力。據他介紹,家鵝起源於大雁,大雁雖然經過人類的長期馴養,飛翔的能力退化,變成了鵝,但飛翔基因還存在。如果在適合的條件下,很有可能這種能力就會復蘇。再有,北方養的大鵝一般為籽鵝,母鵝一般也就在兩公斤左右,體型相對敏捷,適合飛翔,如果是南方的獅頭鵝,最重可達10公斤,估計再努力也很難飛起來。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張微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