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3月26日訊 25日上午,省長陸昊主持會議專題研究全省大豆產業發展工作。
在聽取有關部門關於我省大豆生產、加工、銷售以及科研工作情況匯報後,陸昊指出,大豆是我省四大主要糧食作物之一,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全國首位。我省發展大豆產業既有工作基礎,也有產業優勢,各地各部門要給予高度重視。一是有充分的總需求支持。2014年國內大豆市場需求8300多萬噸,進口依存度達到85%,而近年我省大豆供應量僅350萬噸左右,有足夠的市場空間。二是我省大豆具有蛋白質含量高、保持非轉基因種植方式的特點,大豆制品口感好。三是作為市場化改革的重要措施,國家已在我省開展大豆目標價格改革試點,為大豆產業發展提供了機遇。
陸昊強調,各地各部門要以大力推動農業產業化為目標,結合大豆目標價格改革試點的契機,突出市場機制在整個大豆產業發展中的作用,努力在以下方面取得突破:一要改變大豆混種混收方式,按質論價,分種分銷。二要建立科學、合理、必要的輪作機制,進一步提高大豆品質,減少病蟲害發生。三要培育規模種植經營主體,為市場化、產業化發展創造基礎條件。四要特別注重產銷鏈條銜接。五要在產品方向上突出高蛋白食品豆,依托我省獨特的生態、氣候和土壤條件,保持非轉基因品牌。同時要按照國家有關要求,紮實做好大豆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工作。
陸昊強調,要充分發揮農業、工業、商務、農業科研等部門在大豆生產、加工、銷售、科研攻關等關鍵環節中的作用,分管農業的副省長牽頭負責,各部門按月度時間節點報告工作進展情況,共同推動我省大豆產業加快發展。農業部門要迅速確定一批規模經營主體,確定適合的種植品種和種植方式。工業和糧食部門要梳理全國以我省高蛋白食品豆為原料主體的食品加工企業,以此確定與規模經營主體之間的連接鏈條。財政部門要研究連接鏈條確定後的市場價格關系,以及對受國際國內大豆價差影響無法開工的大豆加工企業進行補貼的可行性。農業部門要組織引導農民在各種合作社中突出營銷功能,推動在大豆規模種植區域形成若乾品牌,既可以直接進入終端零售市場,也可以在分種分銷過程中提高價格談判話語權,在商務部門的支持配合下增加營銷環節的收入。科研部門要解決提高大豆單產、種植品種適用性和輪作的科學性問題,引導農民開展科學輪作。
副省長呂維峰,省直有關部門單位、高校、協會及企業負責同志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