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3月31日訊 “一部偉大的交響樂就是一條人造的密西西比河,從出發之時起,我們就不可抗拒地順流而下到遙遠的目的地。”美國著名音樂家科普蘭的這句名言,讓人不禁對歷時幾個世紀仍能震撼人心、滌蕩靈魂的交響樂心生向往。作為聯合國正式授稱的“音樂之都”,哈爾濱的“哈夏音樂會”早已聲名遠揚。但很少有人知道,中國的第一支交響樂團也誕生在哈爾濱,並延續百年,成為今天的哈爾濱交響樂團。為了能讓百年樂團煥發新活力,拉近普通市民與交響樂的距離,在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哈爾濱音樂廳與哈爾濱交響樂團共同推出了完全免費的市民音樂大講堂和票價低廉的市民音樂會。高雅藝術打出“親民牌”效果如何?記者一探究竟。
大師講座免費聽講
市民可以免費領票,講座聽眾人數最多時兩百多人
在哈爾濱音樂廳記者了解到,“哈爾濱音樂大講堂”是文化惠民活動,是為廣大市民普及高雅音樂知識,提昇古典音樂欣賞能力的公益性講座。講座的內容既有交響樂的發生、發展等歷史知識,又有交響樂的欣賞技巧等實用技能。主講人名單中,不少聞名中外的演奏家、指揮家的名字赫然在列。最讓人驚訝的是,這些“重量級”音樂大師的講座居然完全免費。音樂愛好者只需提前到哈爾濱音樂廳售票處領取免費門票即可。正如哈爾濱音樂廳哈爾濱交響樂團微信公眾號上對“哈爾濱音樂大講堂”的生動描述:“不論你是‘交響’的骨灰級愛好者,還是初入‘交響’的菜鳥級粉絲,這都是一場難得的碰面。”
在最近一期音樂大講堂上,來自白俄羅斯的世界知名指揮家、俄羅斯聯邦國家獎金獲得者雷洛夫·B·A成為了主講人。因為怕普通翻譯無法准確譯出交響樂專業詞匯,他特意請來了相識多年的老友,精通俄語的哈爾濱交響樂團前常任首席指揮劉克紀來擔任自己的翻譯。雖然因為信息發布不暢、恰逢節日等諸多原因,當天臺下的聽眾只有零星的二十幾人,雷洛夫仍結合當晚他將在《紀念柴可夫斯基誕辰一百七十五周年系列交響音樂會》上指揮的曲目,為到場的聽眾們生動介紹了柴可夫斯基的創作經歷和一些經典曲目的創作背景和內涵,絲毫沒有怠慢。
音樂廳負責人告訴記者,“哈爾濱音樂大講堂”從2014年開始至今已舉辦了近10期。最初的講座內容以交響樂入門知識為主,逐漸昇級深入。近期的主題是《指揮大師面對面》,由主講人決定講座內容。每次時長兩小時左右,包括半小時以上的互動提問環節。所需全部費用都來自於政府支持,市民可以免費領票,目前講座聽眾人數最多時兩百多人,最少時只有幾十人。
“老哈響”今更“響”
一杯咖啡的價錢,換來徜徉於交響樂海洋的愉悅
60元就可以感受國際知名指揮大師指揮下氣勢如虹、跌宕起伏的交響樂章,30元甚至10元就可以欣賞到一場頗有水准的室內音樂會……為了讓“音樂之都”的百姓能真正走近高雅音樂,哈爾濱交響樂團還打出了“高貴不貴、文化親民”的音樂會“惠民牌”。
人人都知道“哈爾濱之夏”音樂會是冰城“音樂之都”的金字招牌,但很少有人知道,近年來頻頻在“哈夏”音樂會開幕式上擔綱的哈爾濱交響樂團,其前身竟是中國最早的交響樂團。該團團長曲波告訴記者,1908年4月,俄國外阿穆爾鐵道兵旅團管弦樂團在哈爾濱演奏了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拉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場交響樂音樂會的序幕。這支以俄羅斯僑民為主組成的樂團後被改編為中國第一支交響樂團——中東鐵路俱樂部交響樂團,人稱“老哈響”。
1961年,由“老哈響”更名後的哈爾濱交響樂團真正成為了中國人自己的交響樂團,並參加了第一屆“哈爾濱之夏音樂會”的演出。四五十年來,哈爾濱交響樂團曾與李德倫、黃飛立、卞祖、姜金一和波特內、龐丘斯、彼德·福克等多名國內外著名指揮家合作。還曾作為哈爾濱市民的友好使者,將動人樂章奏響在維也納金色大廳、雅典國家大劇院歌劇廳等音樂勝地。2011年,哈爾濱交響樂團與哈爾濱音樂廳團廳合一,更是拉開了以國際化運營管理模式打造職業化樂團的大幕。
“作為哈爾濱打造‘國際化音樂之都’的重要陣地,我們在充分發揮地方特色、打造歐陸風情高質量交響樂的基礎上,始終堅持‘低票價、普及型’的惠民定位。今年春節之後的近十場演出,執行的大都是最低僅60元的票價,個別場次甚至低至10元。我們想讓交響樂觸手可及,一杯咖啡的價錢,市民就可以盡情徜徉於交響樂的海洋,用高雅音樂滋潤心靈。”曲波有些動情的說到。
高雅交響樂前路漫漫
需強化內力,需更為靈活的外力扶持
盡管音樂大講堂完全免費,市民音樂會票價低廉,但大講堂和音樂會的上座率卻不盡如人意。原因為何?曲波認為,交響樂此前一直屬於高雅的小眾藝術,從全國來看,培養市民的欣賞習慣也只能循序漸進。此外,宣傳渠道不暢也是上座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低價到底有沒有吸引力?曲波告訴記者,他曾經做過試驗,同樣是弦樂音樂會,票價30元時,賣了100張票。票價10元時,竟然賣了800張,音樂廳坐滿了。“全國交響樂團的情況都差不多,北上廣的樂團同樣要靠政府資金支持,以親民惠民非盈利為主旨。與我們一樣有百年歷史的上海交響樂團,最低票價也纔50元。雖然降低票價能提高上座率,但不能一味降低,尤其眼下有越來越多的世界知名演奏家和指揮家與我們合作,過低的票價對這些藝術家也不夠尊重。”
2015年,投資達6.9億元人民幣、位於群力新區能同時容納1200名觀眾的哈爾濱新音樂廳也將投入使用。新音樂廳不僅引進了東北三省的第一臺管風琴,還采用了許多國際前沿的聲效技術,具有世界頂級水平。如何能吸引更多的市民走進新音樂廳、走近高雅交響樂成了擺在樂團面前最緊迫的問題。曲波說,他們准備將音樂大講堂的開課時間固定下來,便於市民參加。同時改變講座形式,將講堂與講課相結合,除了演出季請藝術大師們進行講座外,還將聘請中央音樂學院和上海音樂學院等高校的資深音樂教授來做講座,為我省音樂人纔的培養和輸出盡一份力。“在信息發布會上,我們將更多借助自媒體的力量,努力增加哈爾濱音樂廳微信公眾號的訂閱量。眼下我們已與哈爾濱銀行初步達成了微信平臺合作協議,將借助哈爾濱銀行的用戶量優勢擴大樂團的影響力。此外,我們還在積極進行網站昇級,以方便市民查閱演出信息。”正如曲波所言,想讓高雅交響樂真正在市民階層落地生根可謂前路漫漫,需強化內力,更需政府投入、更為靈活的財政政策等外力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