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3月31日訊 “春江水暖鴨先知”,作為候鳥遷徙地的牡丹江,每年三四月份,都會迎來大批遠道而來的美麗客人——候鳥。
隨著天氣轉暖,江水開始解凍融化,在南方越冬的鳥兒開始陸續回家。3月19日,在牡丹江大灣攔河閘下游的江面,幾百只綠頭鴨和少量的斑嘴鴨、白鷺等候鳥遷徙途經牡丹江。它們在江中結伴戲水,為攝影愛好者們舞出一幅幅百鳥爭鳴的畫卷。

3月24日,在寧安市渤海鎮拐彎村,我市長期拍攝鳥類的幾名攝影愛好者看到成群的大雁。它們不時變換著各種隊形,在藍天上飛翔,這意味著春天的腳步真正來臨了。
據攝影愛好者潘明橋介紹,這兩天,他們幾名攝影愛好者看到成片的大雁在空中飛翔,粗略估計數量在3000只左右,而往年這個時候數量都在上萬只以上,它們在此停留一周左右的時間後,將繼續向北遷徙。“白天只有少數的大雁會在江面停留,大多進入草叢內覓食。太陽落山後,它們纔會回到水面休息。”潘明橋無奈的說,來此等候拍攝大雁兩三天了,也沒能拍到數量龐大的大雁在江中嬉戲的壯觀場面。
抵達我市的候鳥將在4月中上旬大量回歸,而我市又是一些候鳥遷徙的中轉地和目的地。“蒼鷺、綠頭鴨、鴛鴦等20餘種候鳥將在我市繁衍生長。”牡丹江師范學院生物系金志民教授告訴記者,在我市能夠觀察到的鳥類大概有200多種,其中70%都為候鳥。由於我市所處的地理位置,成為許多候鳥北歸遷徙的一個重要通道和經停地。大多數種類的候鳥會短暫停留在開化的水域和沿江濕地,補充能量休整後,繼續向北遷至生態環境好、遠離城市喧囂的濕地保護區,棲息繁衍。

遷徙候鳥本市落腳點分布圖:
1、寧安市渤海鎮拐彎村代表鳥類:大雁、綠頭鴨
2、東京城林業局小北湖林場代表鳥類:中華秋沙鴨、蒼鷺
3、柴河林區代表鳥類:丑鴨
4、鏡泊湖景區代表鳥類:鷗類、東方白鸛、各種水禽
5、蓮花湖風景區代表鳥類:蒼鷺、東方白鸛
6、溫春鎮附近牡丹江畔代表鳥類:鴨科的水禽、鷸類
7、尖山子村和小團村代表鳥類:雉雞、各種山雀、紅隼等猛禽
8、市區江濱公園代表鳥類:翠鳥、伯勞、麻雀、燕子
9、市區北山公園代表鳥類:太平鳥、麻雀、北朱雀
10、市區人民公園代表鳥類:斑嘴鴨
11、東四跨江橋附近牡丹江畔代表鳥類:綠頭鴨、潛水鴨、白尾海雕
12、牡丹江大灣村江段代表鳥類:白鷺
觀鳥與拍鳥的常識技巧
1、觀鳥拍鳥要注意細節
鳥類對人類最敏感的部位是人的毛發和指甲,因為這些部位含磷成分高,在鳥類的眼睛看來,這些部位都十分可怕。所以,最好不要外露。觀察鳥類,可以自備望遠鏡在遠處靜靜的觀察。在望遠鏡的選擇上,觀測林鳥,用雙筒方便,因為它們好動。水鳥則比較安靜,它們喜歡在濕地裡,所以,用高倍單筒望遠鏡為宜。
2、尊重鳥的自然習性和生活規律
鳥兒生性機警,更需要呵護。不能去打擾、驚嚇它們。研究者發現,鳥兒看到鮮艷的顏色,意識裡就會產生恐懼。前往觀鳥時,不要穿顏色鮮艷的衣服,在觀測點不要大聲喧嘩,與候鳥應保持距離,同時要注意保護鳥類的生存環境,更不能采集鳥蛋、捕捉野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