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4月2日訊 四月的龍江,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列入全國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黑龍江省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黑龍江、松花江、嫩江三江治理工程即將重啟施工的腳步。
三江治理工程建設是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站在全局的戰略高度做出的重大決策,事關國家糧食安全、能源安全、國土安全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工程規劃堤防總長2955公裡,其中新建及加高加固堤防2545公裡,引排水建築物645座。工程估算總投資240億元,涉及黑龍江省9個地市,從2014年正式啟動,計劃用3~5年時間完成工程保護面積6290萬畝、保護人口1074萬人。
三江治理工程書寫了黑龍江省水利建設史上的新篇章。
吹響集結號三江治理強勁發力
回首2014年,三江應急度汛375公裡工程建設如期完成,並經受了汛期洪水的考驗。2013年蘿北縣肇興柴寶段堤防受洪水長時間浸泡出現決口。一年後,蘿北段江邊重新修復的應急度汛堤防已巍然挺立,伴隨著滔滔江水和悠悠晚風,人們在夏日的晚霞中流連忘返,嶄新的生活已經撲面而來。
正是全體施工人員夜以繼日的奮戰纔換得江河安瀾。2014年5月25日,嫩江乾流應急度汛工程開工,黃金施工期僅有四個多月,工程指揮部分析:汛期來臨,坐落在低窪地段的土料場很容易被淹沒,如果不能及時把土料運出來,沒有6000多立方米的土料支橕,就不可能如期完工。為了保證大壩如期完工,指揮部在有效時間內組織了近千臺大型運輸設備24小時作業,在主汛期來臨之前把土方全部備到了大壩上。同樣的問題還出現在同江市同撫堤防三江口至街津口段,這裡的工程項目經理張建說:在2號料場取土的時候,由於降水量大,道路被水淹,施工單位根據自己的經驗建造了循環道和“豐”字道,盡最大努力把握住“搶料”的關鍵時間點,成功地在主汛期之前備好了土料。
如果將施工現場比作硝煙彌漫的戰場,項目前期、招投標則是緊張的備戰過程。這裡雖然沒有硝煙,卻更需要辛苦的忙碌和眾志成城的決心和耐心。
按照國家發改委和水利部聯合下發的《關於做好黑龍江松花江嫩江乾流防洪工程建設和災後重建工作的通知》,2013年災後,三江治理工程的各項前期准備工作就急速展開。研究部署三江乾流治理工程,省委、省政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並將其列為當前和今後幾年全力推進的1號水利工程。
全省各相關部門、地方政府形成合力,沿江市縣、農場精心組織開展征林征地工作,協調解決工程建設中遇到的各種難題。一年來,工程克服了時間緊、任務重、戰線長、征地拆遷情況復雜等諸多困難,保證了應急度汛工程的順利實施,為三江工程全面開工建設創造了條件。
眾志成城凝心聚力謀推進
從2014年正式啟動至今,工程建設重拳出擊,效果初現。一年來,三江治理工程項目前期、招標投標、應急度汛等工程穩步推進,如期完成各項建設任務。新修築的375公裡應急度汛工程已在2014年汛期發揮作用。
回看2014,三江治理工程建設令人熱血沸騰。展望2015,一場新的攻堅戰即將拉開帷幕,令人憧憬。
按照省委、省政府確定的總體目標,計劃3年時間全面完成松花江、嫩江等乾流堤防工程和胖頭泡蓄滯洪區工程建設,從根本上增強區域防洪排澇綜合減災能力,保障區域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本著統籌兼顧、先急後緩,合理工序、早見成效的原則,今年將全面展開以上項目的建設。預計全年將完成投資100億元。
加緊推進征林征地工作和相關招標工作。目前,招投標、征佔地等各項准備工作已經開始。2月3日、12日,全省三江治理工作小組會議先後兩次召開,對征地、招標工作做出統籌部署,進一步明確各部門及相關市縣的工作職責、任務、工作流程和完成時限,確保征佔地工作上下聯動、順暢銜接、快速推進。
嚴格把關樣板工程看三江
作為國家加快建設的戰略性、全局性重大水利工程。省委、省政府決心將這個總投資240億元超大型水利工程建設成樣板工程、示范工程和群眾放心的廉政工程。
在工程招標過程中,制定了《三江應急度汛施工、監理招標工作要點及流程》等一系列招標投標工作規程,引入了競爭系數、增加了實質性響應條款,采用了不收費的網上售標及電子密鑰等措施,保證了招投標公開、公正、公平。在招標中,開放水利建築市場,放眼全國優選隊伍,要求施工招標單位為水利工程施工監理甲級資質。
為保證工程質量,實行嚴格的施工單位自檢、監理單位平行檢和項目法人抽檢的工程質量“三檢制”。質量與安全監督站對工程實行隨機性、突擊性的質量“飛檢”。
與工程有關的各項制度迅速制定並完善。2014年,省發改委制定了《三江治理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管理辦法》、《三江治理工程項目計劃安排意見》;省住建廳制定了《三江治理工程項目招標投標實施辦法》;省水利廳與省財政廳聯合制定了《三江治理工程項目資金管理辦法》,省水利廳與省檔案局聯合制定了《三江治理工程建設項目檔案管理暫行辦法》。這些制度為三江治理工程的順利實施“保駕護航”。
春天已經來臨,三江治理工程氣勢磅礡的施工季即將開啟。三江水患,雷霆治理正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