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如果癌癥來了 我們拿什麼迎戰
2015-04-12 09:26:13 來源:生活報  作者:王雨桐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4月12日訊 雖然如今幾乎是人人“談癌色變”,但是面對這一吞噬人類生命健康的大老虎,我們也別無選擇,只能積極應對。那麼,癌細胞到底是怎麼來的,人體有沒有能抵抗它的特異細胞?癌細胞來了,我們拿什麼來將它打敗?為此,記者采訪了黑龍江省乾細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張博士。

資料片。

  “癌細胞”你有我有大家有

  國際著名病理學家對大量死因不同的屍體進行了解剖和病理檢查後發現,幾乎每個人的體內都能檢出癌細胞。只是絕大多數人體內癌細胞很少,尚未形成腫瘤,人們並無任何不適,只有通過病理切片在顯微鏡下放大後纔能看到。醫學家們把這很少的癌細胞稱為“微小癌”,或“一點癌”。

  人體內的細胞每時每刻都在更新,更新過程中DNA復制難免“出錯”,導致基因突變,而癌細胞就是基因突變過程中存活下來的一種變異細胞。從理論上說,每個人體內都有這種變異細胞,在人們的肌體狀態不佳時,這些癌細胞就會發展成為癌癥。

  據黑龍江省乾細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張博士介紹,人體本身是有修復功能的,可以把大部分復制錯誤的DNA修復至正常,而修復失敗的細胞大部分都會自然死亡,個別活下來的細胞變成了癌細胞,一般也會被人體的免疫系統再次消滅掉——這就是強大的免疫系統的抗癌平衡作用。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人人都有癌細胞,卻不是人人都發病的原因。如果你長期精神抑郁、長年熬夜、不愛運動、不喜歡曬太陽、喜歡抽煙喝酒等,種種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會使你自身的免疫力越來越薄弱,而一旦免疫防線出了空子,那些蠢蠢欲動的癌細胞就會聚集一起威脅人的健康。

  不讓癌細胞作亂須提昇免疫力

  有人會說,人體裡有那麼多癌細胞,怎麼能保證不發病呢?解決問題的關鍵還是免疫力。只有提昇免疫力,纔能防止癌細胞聚眾鬧事。張博士說,可以把免疫力比作堤壩,癌癥比作洪水,防治癌癥就好比修堤壩防洪水,堤高一丈,九尺高的洪水就不可怕,如果你的堤壩只有5尺,那麼5.1尺高的洪水就會把它衝垮了。

  預防癌癥,我們要提昇免疫力,保持好心態,按時休息,多運動,不抽煙、不喝酒,讓身體保持在高活力的健康狀態。治療癌癥,我們除了要依靠自身鍛煉之外,還要依靠自身的免疫細胞,通過醫學的方法擴增自己的免疫細胞,再回輸到自己體內,調動機體免疫力,激活自身免疫系統。

  張博士舉了一個例子,50歲的王先生十年前被診斷為胃癌患者,在進行一段時間治療後,他徹底告別了曾經不健康、不規律的生活。十年後,他的癌癥仍沒有復發。張先生感嘆,他每天吃健康食品、堅持鍛煉、早睡早起,現在連感冒都很少!十年讓他明白一個道理,免疫力提高了,什麼病都不會找上他。影響免疫力的因素有很多,如心態、飲食、鍛煉、陽光、空氣、睡眠都會影響免疫力。良好的心情、自信的心態是抗擊癌癥先的前提

  1/3癌癥病人可延長生命

  近年來,世界衛生組織(WHO)已經把原來作為“不治之癥”的癌癥,重新定義為:癌癥是可以控制的慢性病,這是腫瘤醫學發展歷史上的一個裡程碑。

  癌癥是可以控制的慢性病。這意味著癌癥和眾所周知的高血壓、糖尿病等一樣是慢性病。很多人可能會難以接受癌癥的這一新定位,但不可否認的是,高血壓和糖尿病等許多慢性病,事實上都是不可根治,許多癌癥病人要比高血壓病病人和糖尿病病人活得更久、活得更好。

  癌癥的發生是一個多因素、多階段、復雜漸進的過程,而這個過程通常是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累積的結果。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表明:1/3的癌癥可以預防,1/3的癌癥可以早診而治愈,1/3的癌癥病人可改善癥狀,延長生命。癌癥並不可怕,癌癥既可以預防,也可以通過合理治療達到控制。通過戒煙限酒、適當增加體力活動,並保持樂觀的心態,提高免疫力,可以減少當前30%至40%的癌癥。

  防治腫瘤出現第四種模式

  醫學上應用細胞免疫療法來治療淋巴瘤、白血病,這是一種提高人體自身免疫功能,從而提高生活質量並延長生存期的治療方法。簡單地說,就是用你自身的免疫細胞治療你自己的疾病。而這些免疫細胞原本就在你身體內,只是當初它的活力較低,數量較少,因此不能達到有效發揮抗白血病、抗腫瘤的作用而已。據張博士介紹,對患者來說,細胞免疫治療無毒副作用,易於接受,因為它不會引起惡心、嘔吐、腹脹、腹瀉、掉頭發等副作用,可以明顯提高患者治療期間的生活質量。而且免疫治療對於清除體內殘餘病灶,防止癌癥復發和轉移有很好的效果。因此,細胞免疫治療被稱為第四種腫瘤治療模式,是繼傳統的手術、放療、化療之後的一種新的治療白血病、淋巴瘤的方式。

  科學家大膽嘗試免疫細胞療法

  張博士說,當前,全世界的科學家都積極投入到免疫細胞征服癌癥的研究中,並已取得了可喜的進展。

  諾貝爾醫學獎獲獎者拉爾夫·斯坦曼教授,被診斷為胰腺癌,他利用細胞免疫療法,延長了4年的生命。

  丹麥科研人員不久前發現一種新的免疫細胞能協助抵抗癌癥,他們據此研制了一種新型癌癥疫苗,有望與其他療法協同治療多種癌癥。

  德國科學家發現免疫細胞摧毀癌細胞的機制。科研人員對癌癥治療的兩種方法——基於藥物的治療與過繼性T細胞治療進行了比較。結果表明T細胞不只是殺死癌細胞,它們還破壞腫瘤的血液供應,阻止了促進腫瘤生長的營養物質的傳輸。此外,它明顯攔截了逃離藥物治療的癌細胞。研究人員改進研究方法,使得T細胞能夠特異性地消滅腫瘤細胞。

  來自美國羅格斯大學的研究者使用了一種新的藥理學途徑來激活免疫細胞,結果證實,該方法起到了抑制腫瘤細胞生長並且高效清除腫瘤細胞的目的。我國科學家目前也廣泛投身於腫瘤生物療法——細胞免疫治療的研究之中,該種療法已經成功應用於臨床並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責任編輯:關虹

【專題】『科學抗癌大型義診』系列活動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