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截獲的“肉肉”
生活報4月11日訊 萌態十足、色彩艷麗的多肉植物佔據了不少冰城白領的“芳心”,甚至還有不少“肉友”為了心儀品種,不惜花費重金從韓國、荷蘭等國家“海淘”。然而由於國外植物有攜帶有害生物的可能,會對國內的生態安全造成威脅,是我國明令禁止入境的物種。日前,哈爾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郵局辦事處的工作人員就從一韓國進境郵件中截獲一箱帶有土壤的多肉植物。
去年3000多株“多肉”被拒之門外
3日,哈爾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郵局辦事處工作人員在海關配合下,從韓國進境郵件中截獲一箱帶有土壤的多肉植物,沒有植物檢疫證書以及國內農業部門的檢疫審批單,被依法截留送檢,並從中檢出活蟲。
據工作人員介紹,根據我國動植物檢疫相關法規,“多肉植物”禁止私自郵寄和攜帶入境,除了植株本身可能是外來入侵物種,莖葉部分還有可能帶有各種動植物病原體、害蟲及有害生物,一旦傳入,對我國的農業生產和生態安全帶來的威脅難以估量。“去年,我們曾多次截獲來自韓國、德國、荷蘭和南非等國家和地區的多肉植物3000餘株、種子7萬餘粒,並從中檢出多種植物有害生物,今年年初以來又截獲多肉植物植株30株。”工作人員說。
網上淘洋“多肉”賣家大多不知“禁入”
“不少同事電腦桌上擺著兩三盆多肉,外國品種特受歡迎。”市民李女士說,“基本都是網上淘的,像我這盆‘小藍衣’,據說國內沒有,韓國進口的。”
記者在淘寶網上搜索“多肉”等關鍵字,搜索頁面達到了100頁,不少店鋪都將“進口肉肉”作為宣傳口號,價格比本土培植的高出不少。“我們出售的多肉是日本和韓國進口的。”一位月銷量過百的北京賣家稱。但當記者詢問,“多肉”是否禁止入境時,店主卻不知情,“它這麼小,怎麼會對生態造成威脅呢?”
工作人員提醒,購買進口多肉植物要到具有相關進口資質的商家購買,並要求商家提供檢疫許可證等材料。如需攜帶、郵寄種子(苗)等繁殖材料入境,應依法履行檢疫審批手續,並自覺接受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的檢疫。
水果皮毛骨角也不能通關
除了“肉肉”,新鮮水果、蔬菜、鮮活植物及其種子、苗木、土壤、動物皮張、毛類,蹄、骨、角類及其制品也都屬於禁止入境的物品。今年以來,我省各級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曾先後從入境游客行李及進境包裹中檢出藍衫盆栽、小檗植物種苗盆栽、玉米種子、洋姜、南非羚羊角等禁止入境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