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護員給蒼鷹消毒
生活報4月13日訊 4月20日至30日是黑龍江省“愛鳥周”,從十年前掛牌“野生動物救護站”起,現有掛牌救護站7個、各地市林業部門和森工系統的各大林業局設立的臨時救護站40餘個,我省總計有近50個野生動物救護站,十年來共救護野生動物兩萬餘只(頭),其中包括國家一、二類保護動物上千只。近日,為探訪野生動物在救護站的生活,記者走進了哈爾濱鳥語林野生動物救護站。
在鳥語林救護動物管理區記者看到,裝著各種動物的籠子10餘個。在一個籠子裡,一只體型龐大的禿鷲睜著兩只大眼睛盯住觀賞者。據救護員王英華介紹,它被送來時已奄奄一息,經過幾個月的調養,基本恢復正常。在鳥語林救護區域,不僅有被市民送來的益鳥,還有野生小動物。在一個小棚子內,小狐狸可愛至極,發現救護員後,立刻探頭探腦地等待喂食。
被救護的國家二類保護動物禿鷲
王英華帶領記者來到一個小籠子前,將一只蒼鷹抱了出來,熟練地給頭部受傷的小蒼鷹消毒。據王英華介紹,她已經在鳥語林工作10多年,一直從事鳥類管理和野生動物救護。“在收到市民送來的鳥或動物時,首先要對其進行身體檢查,然後進行防疫隔離,半個月後沒有異常送入群體中生活。等被救護的動物完全康復並過了冬,五六月份時放飛大自然。”
責任編輯:彭佳麗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