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關注·龍江絲路帶]提高通關便利化水平 助力龍江建設國際大通道
2015-04-16 07:52:28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曲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4月16日訊 踐行“一帶一路”戰略構想,加快推進“中蒙俄經濟走廊”黑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全力以赴建設中國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黑龍江,迎來了一次千載難逢的開放發展歷史性機遇。作為龍江開放型經濟發展的參與者和服務者,哈爾濱海關主動參與、主動融入、主動作為,頻頻打出“組合拳”,全力提高通關便利化水平,助力龍江建設國際大通道,打造開放大平臺。

  1.拆除關區間樊籬 鋪就通關新乾線釋

  哈爾濱海關黨組書記、關長韓森告訴記者,“龍江絲路帶”建設是一篇鴻篇巨制,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包括各級政府、各個部門在內的全社會力量齊心協力共同協作纔能完成。哈爾濱海關緊密圍繞省委省政府發展戰略和中心工作,通過全面深化海關改革,讓海關政策的紅利持續釋放,實現把關提效、服務提質、通關提速、能力提昇,努力為“龍江絲路帶”建設打通一條制度新通道,為龍江開放型經濟發展鋪就一條通關新乾線。

  拆除關區間的樊籬,5月1日,東北區域通關一體化將正式啟動。哈爾濱海關與東北地區各海關將打破關區界限,在充分尊重市場和物流規律的基礎上,通過建立區域通關中心,打造統一的申報平臺、風險防控平臺、專業審單平臺和現場作業平臺,形成“一中心、四平臺”的區域通關一體化作業架構,進一步提昇貿易便利化水平,實現東北區域內企業自主選擇申報納稅和驗放地點,實現區域內海關高效統一執法和全程對接服務,有力推動區域經濟全面協調發展和“龍江絲路帶”建設。

  “六關四檢”合作,打造通關協作昇級版。2014年9月,東北四省區“六關四檢”在大連共同簽訂《東北及內蒙古地區關檢共同支持東北振興合作協議》,圍繞東北振興戰略,通過共同推進關檢合作“三個一”、共同推進東北四省區關檢合作機制框架下的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共同加快“單一窗口”建設、共同推進地方電子口岸平臺建設。海關、檢驗檢疫共同推進關檢合作“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認真落實國務院關於“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的部署要求,積極推動口岸管理部門協同監管,不斷改善大通關整體環境。

  2.放改革紅利 營造國際化營商環境

  隨著載有特定商品的中俄進出境車輛同時通過綏芬河-波格拉尼奇內口岸,中俄海關監管結果互認合作項目,於2014年8月在綏芬河口岸正式啟動。該項目是中俄兩國總理定期會晤議定事項中海關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目前試點口岸僅限東寧-波爾塔夫卡,綏芬河公路-波格拉尼奇內,特定商品僅限中方出口的果菜和俄方出口的鋸材。通過數據信息互換,企業進口貨物經俄方海關查驗後中方海關不再查驗,出口貨物中方海關查驗後俄方海關不再重復查驗,實現了國際海關間監管結果互認和進出境一次查驗。下一步,隨著合作的深入開展,雙方將積極研究逐步擴大試點范圍,深入開展信息交換“綠色通道”合作,進一步簡化海關通關監管程序,為更多中俄進出口企業提供雙向通關便利。

  無紙化通關是相對於傳統通關模式而言的。按照傳統通關作業模式,企業辦理進出口貨物通關手續需要專人到海關遞交紙質報關單,並隨附合同、發票、提運單等紙質單證。通關作業實現無紙化後,企業無需遞交紙質單證,只要將單證電子數據通過互聯網經電子口岸平臺傳遞給海關。

  從2014年8月開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14項海關監管創新制度陸續在全國海關范圍內復制推廣。哈爾濱海關將綏芬河綜保區作為試點單位,先期啟動復制推廣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海關監管制度創新相關成果。同時,在符合條件的太平機場等海關也進行了自貿區創新制度的推廣,努力營造更加國際化的通關環境。監管創新制度復制實施後,將進一步促進企業快速通關、降低物流成本,有助於龍江吸引項目投資和擴大業務規模,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的復制和推廣,必將對龍江經濟轉型和對外貿易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3.優化監管服務“軟通道”促進“硬通道”

  加強中俄邊境海關合作,積極服務政策溝通。近年來,哈爾濱海關不斷深化與俄遠東海關局之間的良好合作關系,並建立起常態化、多層面的協調溝通機制,努力實現“三互”(“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助推龍江對外開放打造全新昇級版。在2014年的關局長會談中,雙方圍繞“經認證的經營者”(AEO認證)、中俄海關監管結果互認、農產品綠色通道項目、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內貿貨物跨境運輸、通關事務救助等方面工作開展積極合作,達成了廣泛共識,並取得了積極的成果。

  支持國際大通道建設,積極服務設施聯通。一是支持口岸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強關鐵合作,與哈爾濱鐵路局簽署合作備忘錄,積極協調推動“哈歐”國際班列開通,積極推進“內貿貨物跨境運輸”、“陸海聯運”大通道建設;為中俄原油管道、跨境輸電電網、黑瞎子島保護與開發開放、同江中俄鐵路大橋建設等項目提供政策和監管服務支持;推動對俄郵遞物流通道建設,先後促成開通了哈爾濱至俄葉卡捷琳堡、莫斯科等6個國際函件總包直封業務;支持龍江電子口岸建設,推進相關口岸管理部門信息共享。二是優化整合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積極支持哈爾濱陸港、龍運物流園區、鐵路集裝箱中心站等物流基礎設施的功能整合,在加速推進哈爾濱內陸港整體搬遷同時,支持綏芬河綜合保稅區功能放大,支持哈爾濱臨空經濟區建設,支持龍江申建中俄自由貿易試驗園區,以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之“特”促進中俄相互市場開放,提高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促進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區域內要素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

  促進貿易便利化,積極服務貿易暢通。一是出臺措施服務外貿穩定增長。研究出臺了《哈爾濱海關支持黑龍江省外貿穩定增長的若乾措施》,圍繞“抓改革、減負擔、促昇級、優環境”的工作思路,提出了26項具體措施,切實提高通關效率,為企業減負增效。二是積極支持龍江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發展,推動哈爾濱、牡丹江等地獲批為國家試點城市。不斷改革和完善通關監管模式,通過“清單核放、匯總申報”,實現了海關對跨境電子商務出口商品的有效監管。2014年全年共監管進出境郵遞物品1292.6萬件,同比增長22倍,排名全國海關第8位。

【專題】綏滿鐵路1480行紀-滿洲裡

【專題】綏滿鐵路1480行紀-齊齊哈爾

【專題】綏滿鐵路1480行紀-大慶

【專題】綏滿鐵路1480行紀-哈爾濱

【專題】綏滿鐵路1480行紀-牡丹江

【專題】綏滿鐵路1480行紀-綏芬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