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日報4月25日訊 21日,有市民舉報呼蘭河二道河水發黑,附近魚塘出現死魚。隨後,市環保部門出動無人機勘察水環境,並對呼蘭河二道河段水質取樣分析,現已認定該河段的污染來自上游肇蘭新河的污水下排,具體污染源仍在調查中。
上游肇蘭新河污染嚴重
環保部門調查發現,呼蘭河二道河和肇蘭新河處於連通狀態,污染來自上游肇蘭新河的污水下排。據介紹,肇蘭新河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由人工開鑿,是一條排污明渠。沿線城區一直將工業、生活污水排放其中。
市環境監測中心監測數據顯示,肇蘭新河慶豐橋斷面水質為劣五類水質,水樣溶解氧指標不到五類標准的1/20。高錳酸鉀超標1倍多,化學需氧量超標3倍多,氨氮超標10倍多。二道河橋下所采集水樣監測數據顯示,水體溶解氧低於五類水體標准近一半,化學需氧量超標五類水體標准近一半,氨氮超標五類水體4倍,高錳酸鉀超標四類水體標准一半。監測數據表明,肇蘭新河入境斷面三年來均為劣五類,水質常年污染較重。
呼蘭河乾流水質未見異常
連日來,呼蘭河二道河段水質問題也引起哈市主城區市民的廣泛關注。對此,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呼蘭河乾流水質未見異常。
環保部門監測結果顯示,今年1至3月,呼蘭河乾流水質和歷年相比沒有明顯變化。4月22日,呼蘭河入松花江斷面監測結果顯示,氨氮指標為五類,高錳酸鹽和化學需氧量指標為四類,溶解氧指標為一類。與一季度相比,由劣五類轉為五類,水質並未變差。
市環保部門表示,將對呼蘭河水質繼續進行嚴格監測,並將根據現狀制定可行方案,追查污染源,從根本上改善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