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聚焦龍江絲路帶 打通跨境陸海聯運大通道
2015-04-26 06:48:15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陳曉光 吳利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4月26日訊 “貨暢其流,人行其便”。

  黑龍江作為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交通運輸至關重要。近年來,我省從跨境公路、陸海聯運、通信光纜以及電網等多方面加快建設腳步,一個立體式交通網絡正在龍江大地上構建……

  建黑高速熱火朝天建設忙

  初春4月,位於我省東部地區的黑瞎子島春雪尚未融盡。日前,記者來到正在建設的建三江至黑瞎子島高速公路。遠遠望去,湛藍天空下的建黑高速宛如一條正在被編織的玉帶。400多位築路者從3月初就來到了冰雪未盡的築路工地,為築路前期做准備。

  工地上,一輛輛裝滿料品的備料車不停地往返於料場和備料場之間,負責卸料平整料場的數臺鏟車和挖掘機也在來回倒運不停地忙碌著。臉上布滿灰塵、正在現場指揮工作的建黑項目A5合同段項目經理王偉告訴記者,項目基層施工所需的8.5萬立方米碎石全部進場。眼下,正在突擊開展面層材料的儲備工作,瀝青、礦粉已經100%完成了廠家倉儲,面層碎石正全力備進,確保面層開工前完成材料儲備80%以上。

  建黑項目負責人高建輝介紹說,項目路面基層的材料儲備工作正陸續完成。為加強對備料工作的全面管理,指揮部以及各級施工監理單位均成立了備料工作領導小組,全力組織推進備料工作順利開展。記者在指揮部牆上看到,這裡貼滿了項目中所需的瀝青、碎石、機制砂、礦粉等材料質量控制標准以及檢測要求。項目全面實行材料准入制度,對每一種材料事先進行考查抽檢,質量合格後方予准入,從源頭確保進場材料質量。正在備料現場取樣的中心試驗室主任姜桂芳說:“項目分四級試驗檢測機構,每天都要按各自的頻率對進場的材料不斷重復地進行壓碎值、含泥量等各種試驗,最忙時從早上六點鍾開始各種檢測工作,一直得到四五點鍾結束。不到一個月時間,僅涉及A5合同段的各級試驗室對進場材料完成各項試驗近2000組。”正在現場查看備料工作的第三駐地辦主任任傑說,為了確保進場材料質量過關,專門調配了有經驗的監理人員負責備料監理工作,對疑似不合格的材料均要求分離堆放,待檢測合格後方可歸入料堆。

  預計今年10月交工通車的建黑高速將成為我省重要的商品糧生產運輸、國際貿易運輸、旅游運輸和國防通道。路線通過與哈同高速、建虎高速、烏蘇上島大橋以及機場、火車站、港口的有效銜接,形成內聯省域經濟腹地乃至東北地區,外接俄羅斯及東北亞地區的交通網,對提高我省國道網等級結構、促進中俄貿易、旅游開發等都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陸海聯運縮短中俄貿易路程

  記者日前來到牡丹江華晟國運物流有限公司,看見員工們正在為即將發運的第四批、第五批陸海聯運貨物忙碌著。這兩批計劃發運10個40尺和6個20尺集裝箱貨物。今年3月,該公司已與天津鐵海聯捷公司合作陸續發運了三個航次的陸海聯運貨物。從綏芬河市裝箱發運,集港至俄羅斯東方港,然後運抵寧波港等。該公司推進的中俄陸海聯運過境運輸,小批量常態化試運營已經開始。

  “中俄陸海聯運過境運輸常態化運營開通後,把我省從全國交通末梢推向開放前沿,省內大宗商品適箱貨物都可以利用這個通道發運出去。這樣,我省既可連接長三角和珠三角發達地區,促進東北地區與東南沿海地區經貿合作,也可連接環日本海的俄、韓、日港口城市,為我省建設中俄自由貿易區創造條件。”

  牡丹江華晟國運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曾健浦說,通過陸海聯運,省內貨物由牡丹江發運至俄海參崴港,相比發運至大連港,僅鐵路運輸就縮短運距940公裡;俄海參崴港至美國西海岸港口比大連港至美國西海岸港口縮短運距1000海裡,綜合運輸費用可降低20%。

  有專家指出,以牡丹江的陸海聯運貨物為例,如果通過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直接運輸出海,比繞道大連港,在運距上直接縮短67%,在運輸費用和時間上分別節省20%和36%。2013年,牡丹江華晟國運物流有限公司設立內陸保稅港區後,每月吞吐集裝箱量達到3000多個,實現了我國與俄羅斯、內陸與東南沿海、我省與歐美等國家、省內各地市之間的四個循環,使我省步入了有港口服務功能的時代,加快了打造連接亞歐東部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時速。

  據悉,目前我省正積極建設與東南沿海、日韓、東南亞等江海聯運和陸海聯運新通道,暢通綏芬河—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松花江—黑龍江—俄羅斯尼古拉耶夫斯克(廟街)通道。通過投資、參股、長期租賃等方式參與建設和經營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港、納霍德卡港、東方港及紮魯比諾港等俄羅斯遠東港口,增加海上航線和班次。

  打造海陸空立體交通網絡

  在打造公路建設、陸海聯運的同時,我省還積極開展“地下”對俄石油運輸管道、海底通信光纜建設以及“空中”電網建設,為“中蒙俄經濟走廊”黑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形成了陸路、海上、海底和空中的立體交通網絡。

  近年來,我省一直加強通往口岸的高速公路通道和沿邊高等級公路建設;構建連接相關節點、產業園區和邊境口岸的普通國省乾線公路網;暢通以哈爾濱港和佳木斯港為樞紐,黑河、撫遠等口岸港口為節點,依托黑龍江、松花江和烏蘇裡江航道的水路運輸通道及江海聯運通道。由哈爾濱通往15個邊境口岸所在地的公路通道中,哈爾濱至綏芬河、東寧、黑河、孫吳、同江、密山、虎林、蘿北等8條通道已建成高速公路或一級公路,其餘為二級公路連通,為對外互聯互通打下了堅實基礎。我省與俄羅斯濱海邊區、哈巴羅夫斯克邊區、猶太自治州、阿穆爾州、赤塔州接壤的12個國際道路運輸口岸上,已經增至59條國際道路運輸線路。同時加快推進黑河公路大橋等界河橋建設,力爭到2020年在中俄界河上建成至少一座永久性公路橋梁。到2020年,全省將形成以哈爾濱為軸心、以綏滿高速公路為軸邊、以連接邊境口岸的高速公路為骨架、以沿邊高等級公路為弧線邊緣的扇形公路網,全力助推國家“一帶一路”全方位開放大格局。

  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我省已啟動建設中俄跨境國際陸地光纜項目,積極謀劃啟動“北極網”項目,建立連接歐亞大陸的北冰洋

  海底光纜,並成立互聯網國際關口局,此舉有望使哈爾濱成為歐亞通訊網絡的重要樞紐。目前中俄跨境光纜共有6條,我省境內已經建成中俄4條跨境光纜,這在全國也是少有的省份。隨著中俄通信業務的發展,中俄跨境光纜將擴容完善。海陸空立體交通網絡的構建使黑龍江站在對外開放的前沿,成為“一帶一路”建設中的一道亮麗風景。

責任編輯:呂博

【專題】綏滿鐵路1480行紀-綏芬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