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5月13日訊 很多人都習慣探望病人時,買些水果當做禮物,但經常存在的“買的人不吃,吃的人不買”的情況,導致很少有人去留意斤兩的問題,而看望病人買的多是貴重水果,缺斤少兩也可能差了不少錢。近日,有市民向記者反映,他在醫院周邊買的水果存在缺斤少兩的問題。記者隨機在一些醫院附近的水果超市和水果攤買了五份水果,經驗證四份都不足秤。據業內人士透露,這是因為電子秤可以進行人為校正,調高後斤兩就“虛胖”了。
投訴:買果籃看望生病母親兩樣水果總共少7兩
近日,劉先生在南崗區某醫院附近的水果超市買了一個果籃去看望住院的老母親,“老人生病住院正好趕上母親節,我買了六種水果,紮成果籃送給老母親,讓她高興高興。”劉先生說,“收到水果後,老人就隨口問了下葡萄那麼貴買它乾啥,我說沒多買纔兩斤,老人一掂量說肯定不夠兩斤。”
劉先生告訴記者,由於買的樣數多,他就記住了火龍果和葡萄的斤數,“我家老人說我買的都不夠秤,我尋思怎麼可能一掂量就試出來。第二天我們拿彈簧秤一稱,火龍果賣我2斤5兩,一稱是2斤1兩,葡萄賣我2斤,一稱是1斤7兩。”
調查:四個地點買五份水果四份都不足秤
劉先生的遭遇是不是個例呢?記者分別在鐵嶺街、郵政街、民益街和頤園街上,從醫院周邊的三個水果倉買和兩個水果攤上,購買了橙子、香瓜、丑橘、香蕉和水晶梨五份水果,分別記下重量。
在鐵嶺街上的一家賣水果的倉買中,記者購買了一份2斤7兩的香瓜,當問及老板娘這水果是不是足秤時,老板娘說道,“肯定夠秤,我這兒又不是小攤兒,天天都在這兒,不會少的。”記者又來到頤園街購買了2斤4兩的橙子,在問及同樣的問題時,水果攤的老板表示,電子秤上都有顯示,不會有錯。
隨後,記者來到某大型超市,在超市的公平秤上驗證了各種水果的重量。稱重後記者發現,水果商家承諾足斤的2斤7兩香瓜,實際重量為2斤2兩,少了5兩;堅稱電子秤不會有錯的2斤4兩橙子,實際重量為2斤,少了4兩。而剩下的香蕉和水晶梨也同樣存在著“縮水”現象。五份水果中,僅丑橘一份樣品的重量與賣家稱重的結果相符。
揭秘:有了校正碼“隨意”設數電子秤秒變“虛胖秤”
在購買時電子秤上明明顯示了水果重量,並未有虛報的情況,為啥水果就變成缺斤少兩了呢?通過走訪賣秤店鋪,記者得知,這看似准確的電子秤也是可以“隨意”調整的。
記者帶著一個舊電子秤,先在上面稱了一瓶飲料的重量是0.54kg。隨後記者找到某商城的賣秤商鋪,表示自己的秤不太准,是否可以校正一下。商鋪人員說:“你這個秤很老了,電子秤使用久了會出現偏差,廠家有個設計就是用來調整誤差的。”隨後,在記者的要求下,該人開始調整記者帶來的秤,只見他在秤上飛快按著按鈕。記者問“怎麼調整秤”?他回答:“不同廠家的電子秤在設置時有不同的校正碼,輸入校正碼後,再把砝碼放在臺秤上,就可以設置相應的斤數了。”說著,他把一個10kg的砝碼放在秤上,輸入“10”,然後重啟,電子秤顯示“9.98”,差了0.02kg。他打了一個電話以後,又放上了一個30kg的砝碼,輸入了“30”,重啟後電子秤顯示“30”,他說“這回調好了”。記者
在上面稱了之前的飲料,顯示重量為0.645kg,同樣的飲料卻比剛纔“重”了0.105kg。
最後,記者表示怕拿回去又變不准了,能不能學學怎麼調,以後自己就可以調了。店鋪人員說:“再出問題你給我打電話,我告訴你怎麼調。如果你想稍微調高點,知道了校正碼,就可以按著自己的‘想法’調了。”
支招:記住手機重量放商家秤上驗一驗
現在很多商家都在使用電子秤,是否准確從外表無法分辨,讓消費者隨身帶著彈簧秤又不現實。
業內人士建議消費者,不妨利用大家普遍不離身的手機當做參照物,可以先去公平秤或確認准確的秤上稱一下自己手機的重量,然後牢記克數,在需要購物稱重前,將手機放在商家的電子秤上,驗證下電子秤是否是“虛胖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