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5月14日訊 巴掌臉、嘟嘟脣、高鼻梁,微整形快速又給力,不喜歡溶掉就OK了……現如今,微整形受到不少冰城女性的追捧,“微整工作室”更是如雨後春筍般在各個小區和公寓中滋生。但是,當這一個個不掛牌的工作室,將一管管滿是外文的藥劑紮進這些妙齡女孩的面部時,莫大的風險也正在悄悄逼近……
今年21歲的倩倩長相甜美,五官精致,但追求完美的她,卻總夢想擁有電影明星般的“錐子臉”。在不久前的一次聚會中,倩倩突然發現半個月不見的好姐妹慧慧一下子漂亮了不少,“她臉小了、下巴翹了、鼻子也高了,整個人都更時尚了。”倩倩說,“慧慧說自己變美的原因是十天前做了微整,瘦了臉、豐了下巴、隆了鼻子、還打了水光針。她還說身邊的好幾個同事都做了微整,不用開刀,效果非常好。”倩倩從慧慧手機中的照片看到,裡面的女孩個個小臉、尖下巴、皮膚水嫩,自己那張圓臉越發礙眼。
“慧慧說她是通過朋友介紹,在微信上找到了‘微整專家’,她就是在這位‘專家’的微整工作室裡做的手術。4月底,我也預約並進行了手術。”倩倩說,“她推薦我做了注射玻尿酸、瘦臉、水光針,說做完了效果立竿見影,我就通過支付寶給她打了5200塊錢,在她的工作室紮了這些針。當時挺害怕,也擔心出事沒有急救措施,但是一想到能變漂亮,我就豁出去了。但沒想到,做完第二天,臉就爆皮了,紅腫得厲害熱得不敢碰。”
倩倩打電話諮詢,“專家”告訴她,這是自然反應,三天之後就沒事了,可過了一周,倩倩的臉依舊腫著,鼻子周圍幾個突起的包一直下不去。無奈之下,倩倩去一家正規醫院的皮膚科看了看,得到的結果是“患了皮炎,可能與近期整容有關。”倩倩只好再次去找“專家”,對方卻以“沒事找事兒”為由不搭理她,隨後雙方發生爭執,“專家”將她微信拉黑。一怒之下,倩倩拿著當時手術的錄像找到了記者。於是,記者決定對此事進行暗訪。
微整形名詞解釋
微整形就是利用高科技的醫療技術,不需開刀(或創面極小)取代過去的整形外科手術。由於其“周末接受治療,周一變美上班”恢復期短的特性,備受都市女性追捧。
記者暗訪“昕芮微整”竟開居民樓裡
13日,記者以顧客的身份加上了這個“奇葩之徒微整形”的微信,但對方警惕性很高,一再詢問記者是誰介紹的,並要求說出介紹人的名字。一番周旋後,記者在一位知情人的幫助下,終於通過了她的審核。
微整地點:工作室竟在民宅核實身份纔能進
微信中,這名“微整專家”告訴記者,她曾是某知名整形醫院的醫師,現在也在某醫院出診,她的“昕芮微整工作室”手術排得很滿,得提前預約。“我只做熟人,都是做出了口碑,朋友慕名而來的。”記者在這位“專家”的朋友圈中看到,每隔幾天她都會上傳一組顧客做微整的照片,可見生意很是不錯。
當天下午,記者與知情人來到了這個位於歐洲新城一處13樓的微整工作室,核實完身份後,一位身著白大褂的女子打開了門。環顧一周,記者看到工作室內有一名“專家”和兩名身著白大褂的助手,一名助手
將記者帶到了一位身著綠色工作服的年輕女子面前,說:“她就是醫生。”
注射藥劑:包裝上全是外文自稱是美韓“高檔藥”
“你的鼻子太難看了,還有你是典型的漏財下巴,必須豐下巴,不然賺多少錢都得流出去……”簡單地看了看記者的面部後,“專家”極力推薦了隆鼻、豐下巴、玻尿酸等項目。“一針2800元,半年打一針,一共打三針。”專家拿出幾種藥劑說,“這些都是韓國美國最流行的針劑,火得不得了,屬於最高檔的藥了。”
“這個‘綠毒’你可以問問整形醫院多少錢,再比較我的價格,太優惠了。”擺在桌上的藥劑讓記者眼花繚亂,“專家”告訴記者,這些藥品的名字分別叫喬雅登、保妥適、藝人水光針……但記者翻看了這些用於注射的藥劑發現,其包裝上全都是外文,沒有一個漢字,裡面究竟是什麼東西根本無從考證。當記者詢問這裡是否有證照時,“專家”說:“這就是工作室,不是醫院,我就能保證你效果確實好,其他的你不用操心。”說著,她又給記者看了寫著密密麻麻名字的顧客預約本,見記者仍猶豫不決,她乾脆邀請記者現場參觀手術全過程。
手術過程:朋友圈“直播”紮針出血就用棉花擦
記者看到,手術室就在另一個單獨的屋子裡,手術床就是一張美容床,旁邊的櫃子上擺放著各種藥劑,一堆針管放在一旁。“專家”把一個年輕女孩領了進來,“她這就手術,你可以現場看,但不要照相。”一旁身著白大褂的女士說。
女孩躺在美容床上後,沒有詢問過往病史,更沒有簽訂任何協議,“專家”戴上膠皮手套,便開始往鼻子上紮針,一口氣接連紮了六七針,出血了,就用棉花擦一下,看得記者心頭發緊。20分鍾不到,隆鼻子就完成了。緊接著,又做了豐脣,一針下去,嘴脣就鼓了起來。微整過程中,有人不時地拿手機拍照,這是為了一會兒發朋友圈做廣告,但記者並未見到其征詢過本人意見。當天晚上,微信上就上傳了這個女孩隆鼻、翹下巴、豐脣的照片。
執法人員做微整形別大意亂打針劑可致命
那麼,這種“民宅微整”合法嗎?記者就此采訪了道裡區衛生監督所醫政科科長趙紅。“這種工作室根本不具備診療條件,近幾年就曾發生過做微整形致命的事件,市民千萬不可大意。”趙紅說,微整屬於醫療美容范疇,要求必須具備醫療機構的資質,醫生必須有《醫師執業證書》,這樣的“民宅微整”顯然不符合條件,其所用藥品極有可能是三無產品,容易危及消費者生命。
據趙紅介紹,倩倩已於13日向該科舉報此事,他們將立即展開調查,一旦發現其有無資質行醫的情況將堅決取締。另外,此類微整容都有一定的“適應期”,患者可能會在術後的一段時間之內出現問題,此時正規的機構是有據可查的,能夠方便維權,而不具備資質的“民宅工作室”很可能早已人去樓空,維權就更無從談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