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生活資訊  >  市民消費
搜 索
黑龍江省將嚴查『傍名牌』兒童食品 這些『山寨貨』你分得清嗎
2015-05-20 15:32:02 來源:東北網綜合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20日訊 20日,東北網發布消息《黑龍江將抽檢8類兒童食品 "傍名牌"食品成重點》,記者從黑龍江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獲悉,“六一”兒童節即將來臨,為進一步淨化兒童食品市場環境,嚴格規范兒童食品生產經營行為,防范和消除兒童食品安全隱患,確保廣大兒童吃上“放心”食品,過上一個安全、健康、快樂的節日,省政府食安辦、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決定組織全省食品安全監管和執法力量,在全省開展“六一”期間兒童食品市場專項檢查行動。(點擊查看詳情

     傍名牌名詞解釋

  傍名牌是一種不正當競爭的現象,主要指將著名的商標注冊成為自己的公司商號,以便混淆公司名稱與品牌名,試圖使消費者誤以為著名的品牌就是該公司生產的,從而擴大銷路獲取利潤。本來與名牌毫無關系,偏偏要在商標、企業名稱上,將自己的企業或產品與名牌產品千方百計扯上關系,這種極易造成消費者誤認和混淆的"傍名牌"現象,不但嚴重侵害了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直接影響到市場經濟的良性有序發展。遏制傍名牌現象,保護知識產權,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已成為全社會各界人士的共識。

  媒體曝光過的“傍名牌”食品

  “金鴿”變“金歌”侵犯商標專用權罰款3000元

  2014年11月,哈爾濱某商貿有限公司委托黑龍江省某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加工銷售“金歌”多味葵花子,侵犯了“金鴿及圖”、“金鴿”注冊商標專用權。哈爾濱市市場監管局行政執法局責令立即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銷毀侵權包裝袋及侵權商品,處以3000元罰款。

  小作坊仿外包裝侵犯“呀!土豆”商標專用權

  2014年12月,哈爾濱市道外區某食品加工廠加工的“王大拿”牌“呀!通心土豆條”產品外包裝侵犯好麗友食品有限公司“呀!土豆”商標專用權共70箱(40袋/箱),及該產品外包裝袋卷材4卷,外包裝箱30個。哈爾濱市市場監管局行政執法局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侵權商品和用於包裝的材料,並處罰款5000元。

  這些“山寨貨”你看的出真假嗎?

  

“傍名牌”食品——康帥傅方便面。

  

    “傍名牌”食品——康帥傅飲用水。

 

 


 

“傍名牌”食品——旺子牛奶。

 

“傍名牌”食品——歪歪爽飲品。

“傍名牌”食品——迪芙巧克力。

    

“傍名牌”食品——營養抉線飲料。


 

“傍名牌”食品——脈勁維生素飲料。

 

“傍名牌”食品——瑪利奧餅乾。

 “山寨”傍名牌漏洞從哪來

  人民日報2013年5月29日消息:雖然很多“山寨貨”的確是小作坊的三無產品,但並不是所有“山寨貨”都是躲躲藏藏的“小偷”,其中有一些竟大大方方地存在著。

  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主辦的“中國商標網”上,輸入“治治”後,筆者發現,申請人為“萬雲松”的“治治”商標專用權期限有效期一直到2019年10月27日,注冊類別中包括“加工過的瓜子”。除“治治”以外,“脈劫”(正品為“脈動”)、“雲碧”(正品為“雪碧”,見題圖)等也都在工商局進行了注冊。而“周住”(正品為“雕牌”)、“營養抉線”(正品為“營養快線”)等均進行過申請,但目前商標已無效。

  “在商標申請注冊的過程中,對於一個商標是否仿冒了名牌,違反了有關法律,每個商評委對商標都有不同的評判標准,確實會存在一個模糊地帶。”中國知識產權律師網首席律師徐新明認為,在目前相關商標法律不很健全的情況下,假名牌很容易鑽法律法規的空子。

  其實,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明確規定,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或近似的名稱和包裝裝潢,使購買人誤認為這是知名商品的行為屬於不正當競爭,有關經營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但為什麼仍有“李鬼”品牌在市場泛濫,甚至通過了國家的注冊登記?

  據了解,“山寨貨”的主要市場多為小城鎮、邊遠農村地區,監管觸角鮮有觸及,甚至有不少地方管理部門采取了頗為曖昧的態度。

  “山寨品牌可以給地方經濟帶來快速而可觀的收益,管理部門對山寨產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多年關注這一現象的四川外國語學院教授劉國強說:“這類產品在商標注冊時很少受阻,甚至還得到地方上某種程度的變相鼓勵。應當追究相關職能部門監管缺失的責任。”

  來小鵬認為,除了法規與管理制度亟待完善外,企業自身也應當樹立維權意識。來小鵬說:“從根本上消除‘山寨貨’,還有賴於全民知識產權意識提高、法律體系完善和執法力度的加強。我們必須做好與‘山寨貨’打‘持久戰’的准備。”

 

責任編輯:王輝

【聚焦】六一兒童節 去哪玩?怎麼吃?出行注意啥?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