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規劃引領保護優先依法管理 哈爾濱基本建成濕地保護利用體系
2015-05-22 09:01:13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樊金鋼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5月22日訊 記者日前從哈爾濱市旅游局獲悉,近年來,哈市圍繞新戰略,確立了集生態保護、旅游開發、科學研究、科普教育於一體的思路,堅持統籌領導、規劃先行、保護優先、依法管理的可持續科學發展理念,目前基本建成全市濕地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和濕地旅游景區全方位的保護開發利用體系。

  濕地保護開發管理體系基本建立。哈市在2010年成立了濕地旅游管理委員會,其辦公室設在旅游局。哈市組織相關部門和專家編制了《萬頃松江濕地保護與利用規劃》及其他專項規劃,依托松花江城中濕地資源,深入挖掘文化內涵,將松江濕地的極致生態與都市繁華有機融合,開發了系列濕地旅游產品。目前,全市共有14個濕地景區,分別為太陽島、金河灣、白魚泡、伏爾加莊園、呼蘭河口、濱江濕地、丁香島、一湖三島、陽明灘、大頂子山航電樞紐、松花江森林公園、狗島、新江村、太安村。其中有1個5A級、4個4A級國家級旅游區。此外,哈市擁有太陽島、白魚泡等10處國家級試點濕地公園;有呼蘭河口濕地等8處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哈市濕地保護面積達12萬公頃,佔全市濕地面積41.38%。

  沿江濕地景觀建設布局基本完成。目前,哈市沿江120公裡已經呈現出“景觀鏈”:江北岸有丁香島、金河灣濕地植物園等景觀;江中灘島有陽明灘、太陽島風景區、狗島體育休閑區、大金水寨民俗風情區;江南岸有太安村、新江村、濱江濕地、大頂子山航電樞紐等景區。當前,哈市松江濕地旅游體系基本形成,包括濕地旅游景區14個、旅游碼頭13個、各類旅游船350艘、航線15條。哈市還全力推進相關配套道路工程建設,三年來累計投入城建資金1200多億元,新建改造城市道路257條、橋涵61座,新增大容量環保公交車1200臺,城區內新建旅游指示標識186處。避暑旅游品牌已經形成。哈市以城市建築文化、音樂藝術、三野文化、金源文化等多樣文化貫穿濕地旅游開發全線,突出濕地旅游的文化內涵和氣候特色。2014年,哈市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著力打造龍江旅游門戶和中心,推進旅游文化時尚產業融合發展的要求,根據歷史、文化、建築、藝術、生態、冰雪、時尚、美食“八個哈爾濱”,推出全新旅游產品線路組合,主要景區年接待游客近500萬人次。據悉,近年來,哈市以“迷人的哈爾濱之夏”旅游文化時尚活動為主線,傾力打造避暑旅游品牌,已成功舉辦了四屆松花江濕地節,濕地避暑旅游人數逐年快速增長,已累計接待過夜游客2000萬人次。

責任編輯:王輝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