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第五屆全國見義勇為道德模范候選人遲文忠事跡
2015-06-01 09:33:41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三入火海譜寫生命贊歌

  ——第五屆全國見義勇為道德模范候選人遲文忠事跡

  遲文忠,男,1968年4月生,漢族,群眾,現任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康金鎮王佩村村民。2015年,被省綜治委、省見義勇為獎勵基金會評為省“見義勇為英雄”榮譽稱號。

  遲文忠個頭一米七十多,黑紅臉堂,比較靦腆。家住兩間磚房,園子很大,前面就是開闊無際的原野,屋裡盡管擺設簡單,但窗明幾淨。

  “我,不是英雄”

  2014年12月20日,已進寒冬臘月的王佩村早早就繚繞著辭舊迎新的氣息,許多人家開始忙碌起來,殺年豬包餃子。

  那天晚上,西北風嗖嗖地刮著,遲文忠和妻子苗彥又出去幫人包餃子,回來路上他突然發現村西頭濃煙滾滾火光衝天,“著火了!”他邊喊邊朝失火的方向跑去,把一旁的妻子遠遠地甩在身後。那是唐廣慶家,老人家前幾年得了腦梗塞行動不便,老伴也眼神不濟,年逾花甲的老兩口獨守著兩間草蓋加瓦的土房,屋裡吊了塑料布棚御寒。當遲文忠氣喘吁吁衝過來,只見濃煙從瓦下的屋檐滾滾而出,無數條翻卷的火蛇撲向窗戶,屋裡已經紅光一片,除了火就是煙。

  離房子還有十多米遠,遲文忠臉上就感到強烈的灼熱感。他幾步跑過去,發現門口趴著一個人,仔細一看正是唐廣慶,再晚來一步老人就會被火海吞噬,他想也沒想拽起唐廣慶的胳膊往外拖,邊拖邊問,裡面還有誰啊?老人有氣無力地說了聲“我老伴”。遲文忠將唐廣慶拖到院內安全的空地,交給趕來的妻子苗彥照看後,又立刻衝進火海二次救人。

  屋頂燃燒的塑料布劈裡啪啦地落下來,裹攜著一團團幽藍的火焰,嘶嘶作響,有幾滴滴到遲文忠頭上,燒焦了頭發、燒到了頭皮,他顧不上鑽心的疼痛和嗆得眼淚直淌的濃濃黑煙,低頭貓腰,一只手捂住嘴,屏住呼吸閉上眼睛在翻滾的濃煙裡仔細摸索。救人環境非常復雜,幸虧他幫工時來過幾次,記得唐廣慶家的U型長條走廊,他用另一只手仔細摸索著,在房子拐角處摸到一個人,是孩子。原來,6歲的男孩是老兩口的孫子,臨時到家中住幾天。遲文忠趕緊將孩子抱起來跑了出去,交給了院中的妻子照料,第三次衝進火海。

  風更大了,玻璃劈劈叭叭地爆裂著,火焰從窗戶竄出來,房子隨時都有坍塌的危險。他繞過走廊摸進裡屋,火勢已蔓延到炕上,被褥、地板革都著了起來,他在屋地找了兩圈也沒摸到老太太。這時,熱浪裹著黑煙向他直湧過來,他感到頭昏喉嚨緊,渾身的血管都要乾涸一般。這時,遲文忠突然聽到不遠處傳來哼哼聲,順勢向聲音方向摸尋,就在隱約摸到廚房的一剎那,他的手碰到了老太太……

  當遲文忠費勁全力把她拖出來時,身後的房子已經在火海中搖搖欲墜了。他的棉服早已燒得面目全非,褲子也不知燒壞了幾處,而汩汩的汗水在他頭上臉上流淌。這時,他長噓一口氣掏出手機撥通了119電話,那一刻,唐廣慶家的房子轟然倒塌。

  在遲文忠三入火海救人過程中,妻子苗彥始終在外面用搓雪降溫等方法輔助治療傷者。救人後,當看到唐廣慶三人穿著燒焦的單衣,在寒冷的冬夜裡凍得瑟瑟發抖時,遲文忠又跑回家拿來棉襖給他們穿上,一直等到120來纔和妻子悄然離去。

  事後,遲文忠夫妻二人還到醫院看望燒傷的唐廣慶一家。當老人的兒子要拿錢報答他對一家人的救命之恩時,遲文忠推來推去說什麼也不要,兒子實在沒著,就給遲文忠跪下,磕了三個響頭,“叔,你就是我親爹,你看我以後怎麼對你!”遲文忠不但沒要錢,在村裡組織的向唐廣慶受災捐款活動中,遲文忠又給唐家捐了100元錢。而且,和村上乾部一起走村串戶地幫著籌錢,給燒傷的老人、孩子治病。

  後來,有人問遲文忠,“你火海救人不害怕呀?”“當時也不知道害怕呀,趕上了,你也不能瞅著啊,都鄉裡鄉親的。等房子著落架了想想纔後怕。”

  村民說,“這回你出名了,成了英雄。”他爽朗一笑,“呵,啥英雄啊,我當時也沒尋思那事,屋裡有人咋能不救呢?”

  “他,人好求”

  提起遲文忠,鄉親們都愛誇上幾句。一位叫殷孝的老漢說,“我和老伴可沒少借文忠的力,不管大事小情,只要他在家一個電話就到。”老人沒有子女,靠低保生活,幾年前,得了雙側股骨頭壞死,是遲文忠帶他去省城看的病。“文忠車上車下地扶著我,上下樓檢查還得背我,頭發後背都濕了。這還不算,來回車費他還自己花,往他手裡塞都不行……你說這是啥人?”遲文忠幫他乾活那零零碎碎的根本都數不過來。扒炕抹牆,搬搬扛扛,打電話他就來,工具都自己帶,忙完就走,連煙也不抽。殷老漢有病後,下蹲很艱難,遲文忠就在家裡找了幾塊木頭,釘了一個板凳,中間摳出洞來,正好方便老人上衛生間。“兒女也就這樣唄,遇到那不孝心的都趕不上文忠啊!”

  鄰居沙成玉家有事也找文忠,他人好求,還心靈手巧,門鎖壞了找他,縫紉機壞了他能修,割玻璃他也會,他家孩子就住在村東頭,有事都沒有跟文忠說痛快。

  金積纔老人曾經參加過抗美援朝,文忠一直堅持10多年幫他,割地,拉柴火,倒苞米稈子,翻園子打飼料,飯沒吃幾頓活卻沒少乾。去年春天風大房蓋卷了,文忠聽說就過去了幫他買了幾塊新瓦,一個人上來下去,忙活一上午。留他吃頓飯,那比求他都費勁……

  在淳朴憨厚的鄉親眼裡,遲文忠儼然是他們的家庭成員。在那些煙火繚繞的瑣碎日子中,他的忙忙碌碌讓鄉親們的生活充滿溫暖。

  “為的是,心底舒坦”

  靠務農打工的遲文忠收入微薄,婚後,為了給習慣性流產的妻子治病花了幾萬元,而那時他每月打工只能掙一千多,為了渡過難關他不得不向親戚朋友借外債。後來,遲文忠背井離鄉去內蒙赤峰謀生,在那賣過雪糕,當過力工,賣菜、賣水果。

  蹲市場賣菜是小本生意,掙得是辛苦錢良心錢。每天凌晨兩點多就蹬三輪車出發了,騎上十幾裡路到批發市場上菜,再回到早市去零售。他的秤下從不缺斤少兩,周圍的小販們都笑他傻。

  一個寂寥清冷的早晨,在那條不知走了多少回的街上,他騎著破舊的三輪車瑟縮著,朝批發市場蹬去。突然,在寬闊的車行道旁一個黑包出現在他視線裡,走近打開,裡面的護照銀行卡和一沓厚厚的人民幣叫他驚愕不已。在這空蕩蕩的街頭只有他和這一筆意外橫財,這包對於那個貧寒的家不知能解去多少燃眉之急,妻子的病、還有夢寐以求的新房……要知道,這天上掉鈔票的運氣是多少人在夢中纔能遇見的呀!

  可是他偏偏沒有離開,就在這寒涼浸襲的街頭傻傻等待失主到來,一個小時,兩個小時……直到城市從車水馬龍的聒噪中醒來,而此時,他早已錯過了上菜和出早市的時間,他已經苦苦守候了六個多小時。在初冬凌晨的清寒中,一身寒顫的他終於等到了要等的人。當衣著光鮮的失主要答謝他時,他拒絕了,說了這樣一句話:“家裡再困難,也要做個堂堂正正的人。靠自己雙手掙錢過日子,舒坦。”這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就像王佩村路邊那高高聳立的白楊樹,它們紮根在這片泥土裡,頭頂藍天,腳踏大地,冬天迎接風雪,夏日灑下蔭涼,它們不愁苦,不矯情,不喧嘩,筆直向上,兀自生長,長出一個富足安詳讓人仰止的世界,站成永恆。

責任編輯:楊禹

【專題】黑土地新英雄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