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5月27日訊 近日,有很多市民反映,在哈市陽明灘大道的人行道上有許多竹編的井蓋出現破損,擔心有安全隱患。記者為此進行走訪調查。
25日,在陽明灘大道與群力第六大道交口人行道上,記者看到一個井蓋一邊已經碎掉,露出一個大窟窿。從井蓋破損的橫切面可以看出,井蓋的骨架竟是用竹子編成的,其餘部分是用類似混凝土的材料澆灌而成的。用腳在其破損處用力踩,混凝土材料就會一點點從骨架中脫落。住在這附近的陳先生說:“前幾天晚上領孩子出來溜達,天有點黑沒注意到,孩子一腳踩了進去,差點把鞋掉裡。幸虧孩子穿著長褲,沒受傷。”
隨後,記者沿人行道向前走發現,每隔一百米就能看到一個竹編井蓋,光記者走這一段就看見了六個,而且井蓋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損。附近居民表示,這些井蓋從2011年陽明灘大道建成時就一直在這,以前沒看出來和別的井蓋有什麼區別。記者向業內人士了解到,現在井蓋較常用的材料一般是鱗片石墨鑄鐵、球墨鑄鐵、鑄鋼、卷鋼中的任一種與混凝土結合,而所有井蓋標准中,沒有“竹子”這一項。有居民氣憤地說:“景觀大道上怎麼會出現這種井蓋?是哪個單位安裝的?是偽劣產品還是偷工減料?”本報將會對此事進行追蹤調查。
【新聞鏈接】
2004年3月24日,南崗小學二年三班9歲男孩徐濱,在寬橋社區馬家溝河邊綠地玩耍,不慎踩碎排水井蓋,掉進5米深井。25日男孩被找到時不幸身亡。在事發現場附近,十幾個排水井的井蓋都是用竹子頂替鋼筋,且水泥含量極少。該新聞發表後,曾引起相關部門的極大重視,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尋找竹編井蓋的行動。
責任編輯:彭佳麗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