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春播走基層』之松花江農場:小農場的大農業模式
2015-05-29 09:41:27 來源:東北網  作者:侯巍 郎艾迪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29日訊 (記者 侯巍 郎艾迪) “像這樣的‘倒春寒’天氣,影響水田插秧進度,但5.6萬畝旱田播種已全面播完。”日前,在松花江農場,場長楊世志向記者介紹,“這得益於我省墾區的標准化作業,低溫雖然影響旱田出苗,但對豐收影響不大。”

  松花江農場地處三江平原西部,土地面積6.3萬畝,隸屬於哈爾濱管理局。“去松花江邊僅步行四分鍾,是離松花江最近的農場”。農場宣傳部人員向記者介紹。5月19日,綿綿細雨中,記者走進了松花江農場。

  科技引領水稻生產

  在松花江農場水稻科技示范園區,五顏六色的彩旗與嫩綠的稻苗相映成趣。該管理區主任陸永輝向記者介紹,該區佔地345畝,目前試種8個品種的水稻。今年園區主要新引進了寬窄行技術,並用生物制齊代替農藥,正逐步向有機水稻轉變。

  該園區水稻種植戶李維利指著橫平豎直像棋盤一樣的水田介紹,每個水池均為3畝地,實行網格化管理,不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還減少了人工投入。水稻寬窄引進後,行距、間距都是一定的,疏密有度,透水好。這些是水稻創高產必不可少的措施,也是實施標准化農業的結果。“現在不講科學等於愚昧。”李維利說,正是科學種植,標准化農業讓自己受益。李維利種植230畝水田,每年20多萬元的收入令周邊人員羡慕不己。

  說起水稻品種試種及改良,水田種植大戶吳躍河眼睛放光,已退休的他,不僅在林下種參養鴨鵝,還搞起了有機水稻的種植。“完全是受了有毒食品的啟發”,4年前吳躍河開始試種有機水稻,2014年“奶香稻”大受歡迎,有機大米每斤賣到了15元,是普通米的4倍價格。“今年增加到150畝,以後打算成立合作社,讓親戚朋友合作經營。”吳躍河對市場充滿信心。

  小農業邁出大格局

  在松花江農場,像吳躍河這樣敢於突破,走有機農業之路的職工不止一個。目前,該農場在打特色牌走高端路線,實現全面積綠色認證的基礎上,調整經濟作物種植面積。今年,該農場種植粘玉米2000畝,萬壽菊4000畝,紅菇娘600畝,初步形成了以紅菇娘、生豬、黑木耳為主的“專、精、特”高效益農業格局。

  目前,該農場正值綠色農業向有機農業轉換的過渡期,預計2017年將實現全面積有機認證,有機農機將成農場發展新亮點。

  為了改變地少人多的困局,松花江農場不僅在標准化農業上做足了文章,還創新思路謀劃“走出去”戰略。2015年,該農場在俄羅斯種植4萬畝大豆。目前,域外農業正成為該農場增收的另一種增收渠道。

  “俄羅斯地多人少,而墾區擁有現代化的農業種植模式與管理方式,在那裡非常適合種植、發展綠色有機農業。”楊世志說。

責任編輯:張微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