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三道街。東北網記者 白林鶴 攝
北三道街33號胡同內的燒烤店。東北網記者 白林鶴 攝
東北網6月3日訊(記者 白林鶴)對於很多哈爾濱人來說,道外區北三道街並不陌生,這裡不僅僅是城市開埠以來最早的美食一條街,也是具有代表性完整的中華巴羅洛建築群。街道兩側的胡同、大院、老街等等都有一種讓人難以割捨的情感與味道。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北三道街上很多商家還多數是國營,如今那些國營的飯店都已經改頭換面變成特色小吃。尤其是夏天這些老建築裡的小吃更是生意紅火,有的商家甚至每天只從11時到19時營業,對於“遲到”的客人只能下次再來了。
北三道街。東北網記者 白林鶴 攝
“逍遙”浮雕。東北網記者 白林鶴 攝
75歲的全志老人是這條街上的老戶。他說,聽自己的父輩們講,這裡當鋪、茶樓、煙館應有盡有,北三道街6號的那棟三層樓的老建築,是這條街上最高的建築,曾經是“大陸煙館”。建築上當時煙館的標志“逍遙”如今依然清晰可見。老人說浮雕上個頭大的是“逍”,旁邊體型稍小的是“遙”。
北三道街上的原松光電影院。東北網記者 白林鶴 攝
在北三道街33號的胡同裡,有一家松光電影院,這裡曾經給很多老哈爾濱人留下過記憶。如今,老電影院已經關閉,懸掛在北三道街一側的牌子,也因為年久破損嚴重,為了安全,2012年被摘了下來。
與北三道街相鄰的魚市胡同。東北網記者 白林鶴 攝
與北三道街相鄰的魚市胡同。東北網記者 白林鶴 攝
與北三道街33號相對的是魚市胡同,形成於1900年,東起北三道街,西至北二道街,長53米,寬4米,與張包鋪胡同連接,通向北頭道街。魚市胡同、張包鋪胡同是哈爾濱市最後的兩條有著百年歷史的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