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1日訊 (記者孫英鑫 王忠岩) 作為我國最大陸路口岸的滿洲裡,近年來依托地域優勢,大力發展國際物流產業園區,開闢新的亞歐貿易大通道。去年9月運營的滿洲裡國際公路物流中心,就是亞歐通道上的一個亮點,每天都會有70多噸的苹果、西紅柿、土豆等果蔬從這裡運往俄羅斯。

滿洲裡國際公路物流中心大屏幕循環播放物流供求信息。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滿洲裡國際物流中心內,工人們正在篩選准備出口的苹果。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滿洲裡物流中心內俄羅斯的貨運車輛。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5月28日,在國際公路物流中心的發貨倉內,分揀員郝慧玲正和其他工人一起將品相不好的苹果挑出,然後把最好的苹果裝箱打包,等待運往國外。國際公路物流中心信息部經理於學慶介紹說,這些運往國外的果蔬,都是從全國各地指定的果蔬生產基地進貨,這樣可以保證貨品質量,每天運往俄羅斯的70多噸果蔬,覆蓋俄羅斯全境。
據了解,國際公路物流中心是及運輸、倉儲、配送、交易、流通加工和物流信息等,多種服務於一體的物流平臺。於學慶介紹說,目前已有地稅、林業檢疫站等部門入住物流中心,以後還將會有海關、邊檢等部門,最終實現一體化大通關,內地的貨物進到物流中心後,一站式完成各種過境手續,方便快捷出關。
滿洲裡地理區位優勢獨特,素有“亞歐門戶”之稱,佔中俄貿易60%以上的公路運輸任務。近年來,滿洲裡市大力發展國際物流經濟,其中國際物流產業園區則是滿洲裡市新興口岸經濟功能區,區內建有寬、准軌鐵路,聯通俄羅斯西伯利亞鐵路和我國濱洲鐵路。園區內設有佔地20.39平方公裡,國內規模最大的俄羅斯資源、能源進口儲運基地和流通加工區、配套服務區,為園區發展國際物流、國際貿易等外向型產業奠定基礎。
滿洲裡市政府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園區預計2016年完成一期建設,目前,已引進進出口企業30餘家,興建億元以上投資項目10餘項,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超過30億元。形成以集裝箱、快運行包、煤炭、礦石、機電、建材、化肥、農產品、化工危險品等新興進出口品類為主,集運輸換裝、倉儲保稅、國際貿易、加工配送、電子商務、配套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的對俄進出口基地。
到2017年,園區進出口貨運量有望突破1000萬噸,進出口貿易額突破20億美元。至“十三五”期末,園區進出口換裝能力將達到4000萬噸,推動滿洲裡鐵路口岸進出口換裝能力提昇至7000萬噸,滿足中俄貿易運輸的長遠需求,使其成為亞歐貨運新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