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7日訊(記者 侯巍 孫曉銳 郎艾迪)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建立森林資源培育體系、科學發展多元經濟......今年,大海林局將全力加快生態環境建設,把企業經濟發展建立在生態環境永續利用、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實現天保二期工程“林興、民富、和諧、穩定”的總體戰略目標,讓城鎮因環境而美,讓職工因生態而富,讓綠水青山變為源源不斷的金山銀山。17日,全國重點網媒龍江集中采訪團來到中國雪鄉景區,探訪雪鄉人家,感受昔日無人問津林區,今日名揚天下生態景區。
采訪團走進雪鄉。
六月走進中國雪鄉,遠沒有冬季白雪皚皚時熱鬧,少了游客,多了一份安靜。雪韻大街被蒼翠的群山環繞。挨家挨戶門前的紅燈籠仍舊引人注目。停伐後,為了保護這片獨特的天氣,留下綠水青山,大海林局下足了功夫,做生態菜,打雪鄉牌,在結構調整中不斷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確保經濟轉型步入穩定增長新格局。
打雪鄉牌,做強森林生態旅游產業。坐在雪鄉人家的火炕上,吃著小雞燉蘑菇、豬肉燉粉條、殺豬菜、粘豆包,嗑著松籽、毛榛子,品林中山珍美味,真有“悠然見南山”的陶醉,這是很多人向往的旅游地。
參觀雪鄉人家。
作為《爸爸去哪兒》第一季收官地的中國雪鄉,雖然節目播出一年多,但親子游熱度不減,持續昇溫,為豐富旅游市場,雪鄉今年新建了佔地2000平方米的“爸爸去哪兒七彩夢幻樂園”,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吉祥娃娃、動漫城堡等冰雕作品,讓中國雪鄉之旅更加充滿了神奇色彩。新引進的直昇機游樂項目,可讓游客盡情翱翔在林海雪原,俯矙雪鄉美景,揮灑豪邁與寫意。
招商引資新建的愛尚雪酒吧的正式投入使用,讓游客既可品味珍饈美酒又欣賞到異域風情的俄羅斯歌舞。“雪鄉景區民俗博物館”裡的民間物品及具有雪鄉特色的書畫、圖片、紀念品等文化產品,記錄著雪鄉的發展和變遷,綜合展示了地域特色和習俗文化。雪鄉特色商品展銷中心裡人參、鹿茸、雪蛤油,松籽、蘑菇、山木耳,各種山珍應有盡有,雪鄉主題郵局裡的精品物件讓人流連忘返。
雪鄉人家內的二維碼。
自然的歌唱
雪鄉的諸多美譽除了得益於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外,也與雪鄉人在“開發中保護的理念”的理念密不可分。雪鄉美景不可復制,要讓雪鄉實現可持續發展,雪鄉人也是精打細算。今年雪鄉的雪就比往年白了許多。這緣於投資近500萬元歷經70多天的鍋爐改造工程,拆除家庭旅館小鍋爐80多個,120多個家庭旅館用上了潔淨能源,實現了景區家庭旅館集中供熱。景區實行封閉式管理,車輛的限入讓游客行動雖有些不便,可是減少了對雪質的污染,同時也保證了雪鄉內部交通順暢。下一步,大海林局還將加大雪鄉外延開發力度,打造二浪河、開發白松站,增加雪鄉接待能力,緩解景區游客增加的壓力,最大限度地保護自然冰雪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