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晚報6月29日訊 以下為中行哈爾濱中心支行貨幣金銀處提供真實案例:

去年3月份,北京一家公司通過電話推銷,專門針對一些退休老人傳播消息,慌稱十一前後,中國人民銀行將推出第六套人民幣測試幣,銀行內部想知道市民對新幣的認可度,現在,可用正在流通的人民幣進行等額兌換。
黑河市的一位退休老人中了招,該公司通過快遞的形式將“測試鈔”郵到老人手中,並給老人出了個類似收據的證明,快遞公司向老人代收1886元人民幣。
此“第六版人民幣”最大面值為1000元,最小面值1元,共9張,這些貨幣不具備任何貨幣應具備的防偽特征。老人拿到“測試幣”後,總覺得有問題,便來到中國人民銀行進行鑒定,結論均為假幣,銀行工作人員隨後幫其報警。同期,伊春當地公安局也有市民報案。
據介紹,社會上現在有一批專門做“收藏幣”的假幣騙子。
圖為“第二套伍元人民幣”和“第三套貳元人民幣”,均為偽造的老幣。騙子通過展會銷售,趁機以假亂真賣出假幣。
兩年前,一位老人在市內某展銷會上購買了180餘張圖中“第三套貳元人民幣”,共花費2萬餘元,因根據該幣當時市場價,老人覺得賺了,便宜近1萬元。後來,經鑒定,全是假幣。
有些紙幣上的“靚號”,是不法分子用藥水將鈔票上原有的號碼洗掉,再用激光打印機印上所需“靚號”,高價出售。
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紀念幣,其中,不法分子將紙幣號碼改為“J00000001”首個冠字號,“J88888888”豹子號。
據介紹,錯版幣是不存在的,因為印鈔廠印制鈔票時用的印版、制造硬幣用的鋼模等,是一個整體,在印制過程中,不可能出現局部倒置或顛倒等問題。目前發現的所謂“錯版幣”,都是在真幣基礎上,經過人工制作的,屬於假幣范疇,因此不具備收藏價值。
圖中“第四套五角錯版幣”在市內曾轟動一時,一位市民將這張“特別”紙幣曬出被報道後,這張所謂的“錯版幣”價格水漲船高,後經反假幣組鑒定,其為真幣改造的變造幣,“倒印”中國人民銀行的部分是後期粘貼上去的。在紫外燈照射下,更可看出貓膩,由於倒立中國銀行字樣部分並不屬於紙幣本體,有熒光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