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滬指盤中巨震10%一度跌破3900點,最終滬指收跌3.34%,兩市超過1500股跌停。對此,證監會回應稱,近期股市下跌是過快上漲的調整,是市場自身運行規律的結果,但回調過快也不利於股市的平穩健康發展。與此同時,養老金入市方案終於出臺,投資股市擬不超資產淨值30%。
養老金投資股市不高於資產淨值30%;滬指昨日振幅達10%;證監會稱回調過快不利股市健康發展
“傳言出現時買進,傳言證實後賣出。”對於不少股民來說,這項投資策略在過去很多次都屢試不爽,但6月29日的大盤告訴他們,這個辦法不靈驗了。昨日,滬指盤中巨震10%一度跌破3900點,最終滬指收跌3.34%,兩市超過1500股跌停。
昨晚,證監會官方微博發布證監會發言人張曉軍答記者問,正面回應了近期股市持續下跌。張曉軍說,前期股市上漲積累了大量獲利盤,近期股市的下跌是過快上漲的調整,是市場自身運行規律的結果,但回調過快也不利於股市的平穩健康發展。
與此同時,養老金入市方案終於出臺,開始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截至26日強平961萬元
對於市場關注的強制平倉數額,“強平金額不大,僅961萬元。”張曉軍稱,6月15日-26日,因維持擔保比例低於130%而強制平倉的金額僅961萬元。
對於場外配資清查情況,張曉軍稱,通過HOMES系統接入證券公司的客戶資產規模約4400億元,平均杠杆倍數約3倍,子賬戶數已由37萬戶降至19萬戶。“場外配資的風險已經相當程度釋放。”張曉軍說。
就在昨日之前,多個政策利好消息接踵而來,讓多數投資者認為周一股市能夠扭轉乾坤。
上周五(6月26日)證監會表示,市場雖然在短期內出現較大幅度的回調,但經濟企穩向好的趨勢更加明顯。
上周六下午,央行突然宣布同時降准降息,金融機構一年期存貸款基准利率分別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和4.85%。上一次“雙降”已是7年前的事情。央行的行為迅速被市場解讀為重大股市利好。據統計,在央行此前五次降息後的交易日,滬指上漲了四次,平均上漲1.2%。
盡管市場大多數看好,周一早間滬指仍然大跌超5%。下午開盤不久,監管層再出“大招”。
證監會官方微博發布一篇消息顯示,中國證券金融公司發布答記者問稱:“滬深兩市近兩個交易日通過HOMS系統強制平倉金額不超過40億元,今天上午強制平倉規模僅22億元,合計佔交易量的比例很小”。文中最後表示,融資業務規模仍有增長空間。隨後,滬指開始走強,從3900點向上,一度翻紅逼近4200點。
不過,反彈趨勢沒有持續多久,就開始掉頭向下,滬指全天振幅高達10%,最終報收4053點。滬指上周五和昨日,兩個交易日累計跌去474.67點,跌幅10.48%。
養老金入市比例不超淨值30%
6月29日晚間,“久聞樓梯響”的養老金入市方案終於出臺。人社部和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起草《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從即日起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就在上周末,市場還在猜測,隨著股市走低,養老金入市步伐將加快。
根據意見稿的規定,投資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養老金產品的比例,合計不得高於基金資產淨值的30%。
根據人社部統計公報,2014年末全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滾存超過3.5萬億元。按照30%的比例,那麼養老金可以進入股市的金額最高約為1.05萬億元。但這只是個理論上的數據,實際上最終能夠進入股市的資金量可能會遠遠少於1萬億。
北京大學財經法研究中心主任劉劍文介紹,截至2014年末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結餘3.5萬億,補充養老積累的資金在7600多億,按照規定投資股票基金不能超過資產淨值的30%計算,理論上可以有1.3萬億進入股市。
不過,劉劍文表示,此次養老金入市遵循“流通性、安全性”投資的基本原則,未來短期內養老金不會全部進入股市,“可能會分階段一部分一部分地進入。”劉劍文表示,養老金入市也有多種選擇,用於打新股可能風險會小一些。新京報記者趙毅波郭永芳吳為
-資金
兩融資金一周降千億
資金供應也在縮水。同花順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26日,滬深兩市兩融餘額為21305.18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577.04億元。上周一周兩融餘額持續減少,周減少資金達1354.57億元。
而在6月19日之前,即使大盤開始回調,兩融餘額仍在增加。截至6月18日,滬深兩市融資餘額達到2.26萬億元,達到“頂點”。
在資金出逃的同時,IPO發行速度仍然不減。
隨著中國核電、國泰君安等巨無霸的上市,市場心理壓力持續上昇。上周三,證監會下發了包括讀者傳媒在內的28家公司IPO批文,新股發行速度不減。新京報記者趙毅波
-預測
牛熊分界線已跨越?
自登上5178點本輪牛市高點以來,滬市連續兩周大跌,9個交易日跌逾千點,跌幅達20%。雖然利好消息一波接一波,但昨日股市卻未能回穩止跌。不少股民擔心,本輪牛市是否已終結?
經濟下行、資金出逃動搖信心
眾多政策利好仍然難以刺激股市上漲。蘭格經濟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陳克新認為,根本原因在於實體經濟下行壓力較大。
陳克新稱:“近期股市暴跌根本因素在於實體經濟不景氣,企業效益縮水;加上股市前期漲的太急,出現一定的泡沫。在此背景下,投資者心理信心不足,從而造成暴跌。”
市場因素也在發揮作用。南方基金首次策略分析師楊德龍認為,最近股市迎來的政策利好確實比較多,但仍然無法扭轉行情。原因之一在於前期股市上漲過快,現在有一些資金出逃;同時平倉開始出現,雖然證監會喊話,但市場仍然擔心跟風盤會賣出。
楊德龍稱,總體看來,市場做空力量還是比較強大。隨著股市下跌逐漸充分和抄底資金登陸,再加上政策面利好消息的推出,預計本周接下來時間內股市會觸底反彈。
牛熊搖擺看後期政策
在連續大跌後,滬深兩市都已經跨越了120天均線這條“牛熊分界線”,牛市是否已終結?華創證券策略分析師主管牛播坤表示,如果單從近兩個交易日跌幅判斷,確實是進入了熊市。但真正的判斷關鍵還是要看後市的表現,今明兩天正是關鍵的時點。如果並未出現官方表態,恐怕市場將會比較深幅度的調整。而如果出現利好消息,預計後面會有比較像樣的反彈,但短期內反彈很難回到之前的水平。而未來能否維持慢牛,仍然要看政策把握。
另一位券商宏觀分析師同樣認為,後市的表現是牛是熊,還需要看政策走向。他表示,現在市場情緒處在悲觀中,特別是在創業板前期的集中飆漲後,後期調整力度也比較大。因此,是否進入熊市還需要觀察。但可以確定的是,後市短期內仍將維持震蕩局面,留給市場平復情緒的時間。
牛播坤認為,並非政策失效,而是力度還不夠大,不足以穩住市場的情緒。由於目前的跌幅呈現杠杆式特征,非常敏感,一旦沒有穩住市場,很容易造成市場踩踏。
而一券商分析師則認為,周末的政策就強度來說是足夠的,但是低估了投資者情緒的激動和融資盤被強制平倉帶來的情緒效應,未能有效對衝。另外,被平倉的融資盤超預期也是可能性之一。新京報記者陳楊趙毅波
近日利好消息一覽
6月26日
證監會表示,市場雖然在短期內出現較大幅度的回調,但經濟企穩向好的趨勢更加明顯。
6月27日
央行宣布同時降准降息。上一次“雙降”是7年前。
6月29日
證監會官微發布消息稱,強制平倉規模合計佔交易量的比例很小,融資業務規模仍有增長空間。
6月29日
人社部和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起草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從即日起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