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1日訊 10日,哈市的氣溫達到了入夏以來的最高溫34℃,很多堅守室外的勞動者要在崗位上的頂著高溫繼續工作,一些人因為高溫而被曬傷。哈市交警部門統計,入夏至今,已有68名交警被曬傷、37名交警中暑。南崗大隊老交警王立峰就是其中之一。入夏以來,他的日光性皮炎犯了半個多月,醫生說這種病是由暴曬導致的,很有可能癌變。
男警曬出“黑套袖”
10日13時許,在哈市道裡區愛建路與紫園路處交叉口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事故處理交警劉靜濤帶領2名輔警立即趕赴現場,此時因交通事故,在愛建路方向車輛已排起了長龍,三人一邊勘查現場,一邊疏導車輛,短短幾分鍾時間,外衣的前胸後背就被汗水浸濕了。
“這樣的高溫天氣,很多司機往往心焦氣躁,經常發生刮碰事故。我們處理事故的交警已經習慣了,往往剛剛處理完一起事故,又要馬上趕赴下一個現場。太陽底下一曬數小時是常有的事兒,隊裡有兩名同事都中暑了。”交警李鑫說,因為人手不夠用,中暑的同事們沒有一個請假的,多喝水、吃點藥,隨時准備出警。
14時是一天中最熱的時間,路面上熱浪滾滾。在哈市道裡區新陽路與哈藥路交叉口,執勤的女輔警指揮動作一絲不苟。兩名男輔警正在路口規范通行的行人。“為了防曬,我們女警每天出執勤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涂好一層層防曬霜。”這位女輔警說。
記者在采訪中看到,執勤的交警和輔警,脖子上都被曬出了“雞心領”,手臂上在警服短袖下沿處都形成一道明顯的黑白分界線,被他們戲稱為“黑套袖”。
交警胳膊曬傷10年
參加工作28年的老交警王立峰,雙臂傷痕累累,上面一塊塊的疤痕已經紅腫發白,有的地方還開裂流膿。這些疤痕都是被曬傷的,“醫生說我這是紫外線過敏癥,如果病情繼續發展下去,有可能轉化成皮膚癌。除了藥物治療,唯一的辦法就是不曬太陽。”
同樣被曬傷的還有在東大直街執勤的輔警楊旭東。他的額頭、面頰、脖子多處紅腫暴皮,“頭上一出汗就又癢又疼,受不了就咬牙挺著。”
11點10分,氣溫達到34℃。在花園街與紅軍街交叉路口,交警孫強身著近五公斤的單警裝備與輔警石博一同疏導車輛。過往車輛駛過,帶來陣陣“熱浪”,豆大的汗珠不時從孫強的臉頰上滑落。
由於該區域地處市中心,車流人流量大,光靠紅綠燈調度遠遠不夠。孫強一邊引導轉彎的車輛,一邊留心行人是否亂穿馬路。因為陽光暴曬,孫強脖子上已有多處被曬傷,為了緩解疼痛,他一直涂過敏霜,防止斑塊擴大。“我和石博每天都要喝兩暖壺的開水解暑,實在熱得的受不了時,就走到崗棚下呆幾分鍾避避陽光。”孫強說。
多名交警曬傷中暑
10日10時,記者來到博物館環島,在驕陽下站了幾分鍾,雙腳就“火辣辣”的。在該處執勤的南崗大隊六中隊中隊長楊曉虹告訴記者,這裡的執勤人員每天執勤時間平均10多個小時,其它區域的交警和輔警也基本如此。
而這這些例子只是哈市交警戰高溫的一個縮影,還有許多交警和輔警默默接受著高溫的“烤”驗,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據哈市交警部門介紹,入夏以來由於哈市持續高溫,已有68名交警和輔警被曬傷,37人中暑,但卻沒有一個人因此休假,兩千餘名交警和輔警,都無怨無悔堅守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